汉臣
超小超大

第二三三章 幽州文武 (2-1)

翌日,陈府正堂。

陈道与董白同坐一席用饭,对侧为张世平夫妇,田畴与赵云分坐后方,二者只低头用饭,也能感受到堂中紧张的气氛。

“啪!”

张世平猛力拍打木案,震落木筷:“张安,你莫要太过分!”

陈道则视若罔闻,转头小声和董白低语评价菜色味道,董白连连拉扯陈道衣袖,示意他回应兄长。

“捡起来!你给何人使这威风?”苏氏见满堂都是自家人,不给张世平留丝毫颜面,让他捡起筷子。

“夫人,老夫和陈从事商议要事,望夫人莫要多言。”

“嗯?”

“好好好,老夫马上捡。”张世平恶狠狠的瞪了陈道一眼,弯腰捡筷。

陈道也状摇头一笑道:“兄长,在雍凉生意就是这么做的。”

“老夫做生意这么多年一向公道,伯安兄都与我六四分帐,你倒好,一九也张的开口。”

张世平行商稳固幽州局势有目共睹,官家百姓都无怨言,外人都不曾与他为难,未曾想亲弟弟成了拦路虎。

“兄长不愿经营,在府闲养即可,反正兄长的家底几辈子都花不完。”朝廷平定凉州,需开商路,经营民生,张世平不逐此利,仍有大把商贾愿为。

“听听这是人话吗?老夫的钱财也不是随手拾来的,且老夫也是为了张家好。”

张世平凭带来的钱财与各州产业,有资格和朝廷谈生意,他可以盘活凉州这潭死水,甚至西海盐田,丝绸古道,河西冶铁等一系列有利于朝廷民生的建设。

“兄长,贫道是姓张,但更是朝廷从事,一分得利足以昌兴张家,多了反而不好。”

陈道要以张世平带动各家中小商贾,起表率作用,不然这一分利他都不愿给。

“张安你这是要自绝门户?全然不想一条退路?”张世平刚想抬手拍案,侧目看了一眼苏氏,又默默收掌回袖。

“贫道就是兄长的退路,不然兄长怎么到的长安?贫道用了一万骑,兄长也该体谅一下贫道吧!”陈道放下碗筷,接过董白的茶水,悠哉悠哉地吹着茶叶。

张世平低头思虑了片刻,最终选择屈服:“好!你要当这独世贤臣,老夫随你的愿。不过雍州粮,凉州马,益州锦,西海盐,河西矿等老夫皆要入手!”

买卖场上无亲兄弟,张世平要将利益最大化。

“这全看兄长的本事了,朝廷不会阻拦,兄长与朝廷分利后也需按年纳税,季珪和文若的铁面兄长是知道的,莫要让贫道难为!”给商贾让利多少,朝廷早有法度,不说亲,只说理:“哦!对了,兄长若是能走通西域商道,那分利另算,兄长独取三成也未尝不可。”

张世平若能打通西域商路,其功不亚于陈道平凉,朝廷自然也会更大度一些。

“这还做什么生意,唉!罢了罢了!”张世平虽口上这么说,但他既能答应,证明其中仍有充足的利益,只是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罢了。

…………………………………

午后,陈道与赵云,田畴乘车去了太尉府,面见刘虞。

时幽州一众文武早就列席等候,太尉府正堂客座满盈。

陈道即入厅,众臣皆拜:“都督。”

“哈哈哈!诸位且坐,贫道这都督当不了几日,以后大家称贫道为公即可。”陈道昨日已将凉州都督印送入宫中,卸了统领凉州军政的权力,所谓无官一身轻,正是这种状态。

“仲定,且上坐。”刘虞邀陈道与自己并列。

“伯安公,规矩不可乱,贫道与子龙兄同席便可。”陈道落座,要了一觞酒水。

刘虞见状命人搬了一瓮酒放于赵云身侧,继道:“仲定啊!老夫既已位列朝堂,那幽州文武该如何安排?”

刘虞带来的这一班人皆是幽州高官,且能力不俗,刘虞自然不想埋没他们。

“贫道对诸公尚不了解,敢问诸公有何长处?”陈道转目看向众人。

幽州文武皆不敢言,齐目看向刘虞。

汉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之极品驸马 连载中
大唐之极品驸马
人生路漫漫
[[【A级签约作品:大唐之极品驸马】我爹是长孙无忌,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我姑父兼岳父是伟大的天可汗李二陛下。我老婆是温婉贤淑的的长乐公主殿下。你问我是谁,我是大唐驸马,长孙冲。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处可走……这个大唐不一般,不一般啊不一般……(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0.2万字5个月前
舍弟诸葛亮 连载中
舍弟诸葛亮
浙东匹夫
这是一个关于“万世师表诸葛氏”的故事。建安元年的徐州,吕布偷下邳、袁术袭淮阴。穿越者诸葛瑾被袁军意外围困于淮阴城中,不得不出手帮助绝境中的刘备反杀敌人。既然那些篡汉之贼得罪了咱,那就别怪咱提前十年把二弟诸葛亮拉出来、把他们一个个收拾了。一份升级版的《隆中对》,一个才智更超史实的诸葛亮,又会塑造出一个什么样的新世界?众所周知,写手智商决定人物智商上限。因为罗贯中的智商不如诸葛亮,未能完美演绎诸葛氏
277.2万字4个月前
不负大明不负卿 连载中
不负大明不负卿
十光
万历九年(公元1581年)冬,清丈全国田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一条鞭法也已在全国各地施行,万历中兴达至鼎盛。 然而首辅张居正病重,卧床不起生命垂危,为物色首辅接班人伤透了脑筋,为自以为得意非凡的学生万历皇帝操碎了心。 而此时的万历皇帝却渴望亲政,试图摆脱皇权被三座大山架空的尴尬处境,乃至明着关怀暗中盼望严苛的老师张居正早死。 这时,潞王朱翊镠被灵魂附体,血液里流淌着对大明王朝的无限热情,仗着万历
450.9万字4个月前
大唐第一节度使 连载中
大唐第一节度使
愚公道
双料博士王震,穿越到天宝年间的同名同姓的王震身上。 这些没什么。 一晃脑袋,他的老子是唐玄宗的干儿子王嗣忠! 这就厉害了! 再一晃脑袋,长孙铎,司马都,封破虏……甚至皇太孙李豫都是王震的狐朋狗友! 于是,开启了一个败家子带着一堆败家子,却最终让大唐雄风再现的故事。
166.6万字4个月前
锦衣铁骑 连载中
锦衣铁骑
宛城秋
明朝万历四十四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在辽东建立后金,万历皇帝萎靡的站在这帝国的残辉之下无奈的眺望着万里山河,大厦将倾,宦官专权,以至朝政日非,人心思乱;明朝万历四十五年,一青年从天而降,机缘巧合之下成为了锦衣卫小旗官,可在此之前他已凭借绝伦的骑射技术成为了努尔哈赤眼前的红人,他到底要尽忠于大明王朝,还是要做后金的卧底呢?他只能说,一切随缘。
4.9万字4个月前
帝国异闻见闻录 连载中
帝国异闻见闻录
远山北宅
当李陵再次睁开双眼的时候,他不仅成为了帝国的齐王而且还是钦定的下届皇帝,但不幸的是当今皇帝是他的亲叔叔,更不幸的是,天下将乱,只有天知道这个帝国到底会不会是他的。 我想写的是一个帝国与文明兴衰起伏的故事,所以这本书的所有人物都会在24史中有原型人物,我也尽量在二十四史,东西方文明史中找到那个让我触动的故事原型,这样才能构建起一个帝国的故事。 群号765575669
18.7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