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崔娴,季珪的从妹,娴儿为人温良恭淑,是个良配。”张世平对崔娴多有赞誉。
“甚好!兄长可知公孙瓒近来动向?”
“今岁六月公孙瓒在为兄处购置了十仓陈粮,听蓟县商旅说公孙瓒在城东南又筑一小城,与伯安兄呈剑拔弩张之势。”张世平再公道也是买卖人,只会弹拨价钱,从不挑选阵营。
陈道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道:“待兄长回幽州之时,帮仲定带份书信给子龙,子泰。”
“可。”
继,张家兄弟二人又谈了些家事,直至午后。
………………………………
翌日清晨,陈道乘车去了荀彧府上,荀彧引宾入堂,落座奉茶。
“文若,贫道此来是问度田之事。”度田令是陈道出征前与荀彧商定的计策,陈道颇为关心其进展,故一早便来叨扰。
“先生,此事远比我等想象的更难。”荀彧强推了数月,仍毫无起色。
“这是为何?”陈为公皱眉问道。
“长安城非洛阳,当年先帝在洛阳能顺利推展度田令原因有二:
其一天下虽乱,皇威仍在,土豪不愿触怒天子。
其二洛阳多是公卿之田,凡公卿者多为世家,他们的私田多在原宗族州郡,洛阳田地对他们来说如九牛一毛,故而可弃。
长安情况则恰恰相反:三辅土豪与凉州大户多有牵连,且土豪田地皆在此处,人人都想谎报隐瞒。加之洛阳迁来的众高官得了土豪金银,屡次反驳度田,致使法令难以推行。”荀彧将此中原因一一道明。
“文若怕再次引发度田反叛?”
何为度田?
其一,丈量国家土地,使土豪缴纳谎报田地的赋税,进而充盈国库,惠利百姓。
其二,遏制土地兼并之风,减少大户奴役人口,削减私兵,达州郡长治久安。
此事在汉光武年间便推行过一次,当时朝廷新立,各大土豪手中握有兵甲,号曰大姓兵长。为此光武帝曾因度田不实的罪名杀过数十位州郡牧者,加速度田施行,进而引发大姓兵长反叛,各州百姓起了从众现象,一时间国家惶恐。
“嗯!此中风险极大,三辅地各郡县的杂兵都在这些土豪手中,一旦逼迫过紧,必生乱象。届时朝廷兵力皆用于内耗,莫说是伐取凉州,固守雍州都捉襟见肘。”荀彧无奈摇头道。
“如此看来,只得暂缓,待朝廷取了凉州,平定后方,再议不迟。”陈道没有了刚来时的笑脸,语气失落道。
“先生,近日洛阳起了风声,似乎不太安稳。”荀彧意指朝臣声助弘农王。
“啪!”
陈道右掌猛拍木案,高声怒骂:“皆是蛀米之虫,匿库硕鼠,朝廷要尔等何用?滚滚滚!本将一个不留。”
陈道起身大步出府,荀彧从未见过陈道发这般火气。许是期待久了,产生的落差更大。
汉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