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篱可有把握?”张鲁也动心了。
阎圃摇头,不敢做保:“明公,战场之事非纸兵能谈,圃愿监全军,统筹计策。”
“马腾,华雄都是宿将,岂会轻信一封手书?”张卫辩驳道。
“公则兄所言不差,此中文章也要做的充足,明公可还记得杜伯侯?”阎圃提了一人。
“此贼着实坚韧!”
张鲁对杜畿这余孽恨的咬牙切齿,当初苏固被杀,杜畿伙同赵嵩,陈调二人多番暗刺张鲁,张鲁因此肃清南郑治安,杜畿三人无奈之下只得远走竹山,在上庸一带聚集苏固旧吏,蛊惑山民成杂匪,多次沿路袭杀张鲁派遣至上庸的官吏,且贼众阴猾,屡剿不止。
“这就是文章所在,明公可在书信中言明杜畿反叛,调动上庸等地刁民,南郑无力应对,故而请朝廷出手相助。”阎圃用的就是一手朝廷对汉中内势不知,有凭有据做的真实。
“垣篱,贫道便将这汉宁的一亩三分地托给你了,若是城破,贫道旦求先死。”张鲁正值春秋鼎盛,不愿居于人下,哪怕兵甲尽死,也在所不惜。
“明公睿智,困兽械斗虽有风险,但汉中无需受制于人,一旦事成,圃愿许明公三十年长治久安。”
阎圃不过弱冠,也是初露锋芒,他本是汉中人氏,少时憧憬景桓侯,立下汉志,那年洛阳招贤他满怀希望而去,只可惜家贫无门路,无缘得见景桓侯,被拒于尚书令府外,最终不了,失兴而归。今朝遇了张鲁赏识,寒士出头自然也要给朝廷还颜色。
且说一趣事,张鲁初拔阎圃之际,阎圃便提策让张鲁行义举,得民心,颇有当年景桓侯大庇天下寒士之愿,不知是凑巧,还是另有崇敬。
“众将听令,即日起拜阎垣篱为汉中都督,总领兵甲事宜。”
“末将领命。”
汉臣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