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因为赵羡恶劣的作息习惯,朝食是不可能起得来去吃的。所以给他送饭的刘伯姬,都是中午来送一顿,晚上来送一顿。
为什么是刘伯姬来送饭呢,没得办法,赵羡家里实在是没人了啊。
一则,赵羡父亲赵延为人清正,家无余财,自妻子去世后再无续娶,一个人将独子赵羡拉扯大,家里甚至连个仆役都没有。
二则呢,当初赵延上书反对王莽封安汉公一事后,族里的亲戚害怕被牵连,纷纷跟他家断了联系。
就连之前赵延身死赵羡昏厥时,刘崇找来主持丧礼的那个赵延远房侄儿,也趁着刘崇、刘縯、刘秀、赵羡北上宛城时,将赵延名下的几亩薄田迅速变卖后,卷钱跑了。
虽然在刘縯回到舂陵后,碍于他的威势,买主将田退了回来,但赵羡显然是不可能一个人种的好地的。
因此,田地只能先交给刘仲刘秀两兄弟打理。
家里无人,自然升不了火,刘縯就让母亲每顿多做一个人的饭,做好后给赵羡送来。
刘家兄弟各有各的事,更不可能让母亲樊氏亲自去给赵羡送饭。刘家大姐刘黄寡居在家不宜抛头露面,二姐刘元远嫁新野,送饭的任务,交给才不到十岁的刘伯姬最为合适了。
在赵羡刚穿来时,虽然小伯姬亲眼目睹了大郎哥哥抱着夜壶说话的怪异之事,但随着这几天的相处,小女孩的记性浅,早就忘了那件事。
大郎哥哥说话又好听,她超喜欢这里的。
一进门放下食盒,伯姬就欢呼着跳到赵羡面前:“大郎今天要给我讲什么故事呀?”
身为一个莫得感情的讲故事机器,赵羡哄个小女孩自然是手到擒来:“今天要讲的故事啊,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观。观里有个老道士,长得真好看呸我在乱讲什么!”
看着一头雾水的伯姬,赵羡歉意地重新讲道:“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观,观里有个老道士,在给小道士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观,观里有个老道士,在给小道士讲故事。讲的是什么呢,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观……”
可怜的小伯姬哪里见识过城里人这么深的套路,在听出来这个故事怎么似曾相识之前,就小脑袋一歪,直接趴到床上,听睡着了。
赵羡嘿嘿一笑,轻轻下了床,将伯姬抱到床上后,自己端着食盒,优哉游哉地跑到门外吃了起来。
我真是来匡扶大汉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