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老夫!”那紫袍老者面色如常,略作端详,而后谦逊一笑,“瞧见两位气宇不凡,想必是宫中贵人吧?”
在颜臬卿的一再求证之下,李静忠只是亮出了东宫令牌,并未向他表明李亨的身份。
随后,当李亨询问起城中情形,颜臬卿更是如实相报,说话间便已解下身上的袍衫,断然掷于地上。
“不瞒使者,这身紫袍及金鱼袋,确是安禄山所赐!”
颜臬卿当即作揖行礼,适才得此人见步态敏捷,身手利落,在拂袖之间,便已轻松手刃李钦凑,着实令人眼界大开!
自从收到建宁王李倓的密信后,他便开始着手谋定平叛事宜,为了更好的麻痹李钦凑,颜臬卿不惜让外甥女以身犯险,充当诱饵。
“李三见过颜公!”
李亨急忙上前见礼,深深地鞠了一躬,以他认为最能体现敬意的方式,来表达对这位爱国志士的钦慕之情。
“颜公子,人死不能复生,还请节哀!”但见颜季明如此伤心欲绝,李静忠心头也是一阵唏嘘。
“多谢使者开导,我颜氏世受皇恩,又饱读圣贤之卷,无论如何都不能降贼!”
颜季明泪眼斑驳,声音也相对低沉,但语气却异常坚决!字字句句言辞恳切,流露着文人义士特有的豪迈与热血。
他说着奋力起身,转手拾起地上的刀刃,便朝着李钦凑的尸首猛地砍下去,随着那颗头颅的滚落,他的身上、脸上也都溅满了鲜血。
目前,常山郡守军统领李钦凑已经毙命。这只是完成了计划的第一步,接下来要面对的便是高邈与何千年。
不过,相比之于李钦凑,这两人皆是一顶一的草包,高邈头脑简单,何千年更是四肢发达,却也不能够掉以轻心。
此时,得知高邈已经回到了蒲城。在接到稿城县尉崔安石的报告后,颜臬卿立即与李亨等人商议对策。
李亨闻之大喜,觉得时机已到,遂即发起一个提议——若是将计划提前,可否保证万无一失。
“准备好了吗?”李亨轻声询问。
“时刻准备着!”颜臬卿报以坚毅的目光。
长史袁履谦表示同意,颜臬卿也担心夜长梦多,怕横生诸多枝节,遂即命令冯虔、翟万德与崔安石见机行事,以确保顺利劫杀高邈。
翌日清晨,待高邈的骑兵随从到达稿城驿站,崔安石便一举发起袭杀,将这几人逐一杀死。
未及一刻钟,高邈也到了此地,崔安石匡骗于他,道:“太守备下酒筵乐舞,于驿栈中等候使君到来。”
高邈一听有酒筵,心中不禁一阵狂喜,乐得见牙不见眼,才刚近厅前下马之处,遂被冯虔等人生擒了去。
晌午,叛将何千年从东都洛阳来访赵郡,冯虔、翟万德再度故技重施,在醴泉驿站附近设下伏兵,只要目标一出现,便会将其生擒活捉。
一日之内,便接连擒获了两名叛将。这一激动人心的消息,犹如一阵龙卷飓风,很快就传遍了整个常山郡。
声势如此之浩大,无疑是鼓舞了爱国军民的反击斗志。相比起洛阳的失陷,这的确可以称得上是个转折,或许也是时候向朝廷报喜了。
回到郡治处后,李亨与颜杲卿一致商定,遂派遣其长子颜泉明、贾深、张通幽、翟万德等押送两位叛将回京。同时,还以木盒装载着李钦凑的首级。
为了防止有人贪功冒进,李亨便让李静忠在暗中随同,并且嘱咐他务必将此事禀报唐皇。
在李静忠走之后,李亨心里便有些不踏实。有句话说得好,这越是优秀之人,便越会遭人嫉妒。
颜臬卿高举反抗安禄山的大旗,这事已经传得妇孺皆知。在鼓舞爱国义士的同时,也会令那些政绩不佳之人心存不满,太原尹王承业便是嫉贤妒能的典范。
李亨没时间去想那些,为了诱惑叛军,也为了早日收复失地,便与颜臬卿同谋而定,声称荣王大军已至。
获得积分从安史之乱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