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宝十五年正月,大唐都城长安。
眼下,正值新春时节,理应普天同乐。然而大殿之内,却是一片冷寂,似乎还残留着几分严冬的气息。
“若是以往,拜贺君亲,进饮椒酒,想来极尽欢声笑语。”
在听得来人禀报之后,唐皇李隆基发出一阵感慨。凝望着铜镜中那须发斑白的模样,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原来,安禄山已在东都洛阳登基,并且自称为大燕国皇帝。从他范阳起兵,再到攻破洛阳,只用了短短三十五天。
这叛军一路势如破竹,而唐军则节节败退。按照目前的形势,叛军很可能会集中兵力,将潼关作为下一个重点攻击目标。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潼关是长安的东大门。倘若此地丢失,整个长安城便是岌岌可危,这便相当于将都城直接拱手相让。
想到这里,唐皇不由得心头一颤。他暗暗平息着心绪,随后便下了一道旨意,任命宦官边令诚为监门将军,立即前往陕州监军。
当听闻此事之后,太子李亨便直言上柬,可唐皇仍是一意孤行。李亨见劝说无效,情急之下提了一句杨贵妃。
这便如同一滴水落入了油锅,无论是宰相杨国忠,还是宦官边令诚,两人本就与太子关系紧张,此刻更是见机行事。
边令诚当即上疏唐皇,“太子非议庶母,实属不孝!”
“太子遇事不够沉稳,有失储君风度!”
杨国忠亦如是说,只轻描淡写一句有失风度,便已经给太子李亨定了罪。
“宰相大人说得极是,本王的确有失风度!在这家国蒙难之际,那么请问,您的风度又何在呢?”
“太子殿下,都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下官不与你一般见识可好!”
此刻,唐皇更是龙颜震怒。果然,这世上没有什么是可信的,包括他的儿子在内。
在听得杨国忠之言后,唐皇心头便涌起一个念头——废立太子。可一转念,他又有些拿不定主意。
一时间,殿内剑拔弩张,气氛极度压抑。边令诚还是很有眼力价,赶紧把杨贵妃请了过来,唐皇向来接纳贵妃的言辞。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既然有过,改了便是!”杨贵妃只是淡淡开口。
“不愧是贵妃娘娘,果然见地独到!”杨国忠立刻意会贵妃之意,随即露出一脸谄媚的笑容。
“好!就依爱妃之言,即刻着令太子回宫面壁思过,无诏不得离开东宫!”
“杨国忠,你……”李亨气急攻心,遂即昏厥了过去。
自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唐皇的情绪波动便尤为明显。他只想迅速的平息叛乱,在指挥迎敌之时,却连连失策。
半月之后,东宫。
“太子殿下,您终于醒了!”
李亨渐渐转醒,还来不及熟悉周围的环境,便听得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看样子是位宦官。
“你是……”李亨只觉一阵混沌,一瞬间,无数的记忆碎片充斥于脑中。
“殿下,如今陛下已经年迈,行事难免会受情绪影响,还希望您莫要记恨于心!再者,当前形势堪忧,还是早做打算,实为上策!”那宦官已是不惑之年,虽面目丑陋,却是一脸的忧思。
“你叫李辅国吧!”
李亨仔细搜索着脑海的每一处,终是很难寻到一个与之匹配的名字。
只是纵观历史,作为太子身边最有名的宦官,他所能想到的只有李辅国。
对于他们来说,阿谀奉迎,溜须拍马,根本无须学习。翻云覆雨,落井下石,亦是无所不能。谋害同类,残杀异已,更是毫不手软。
“多谢殿下赐名,只要殿下一句话,属下愿意赴汤蹈火!”
“好!李辅国,你去禀报父皇,就说本王已无大碍,叫他不必挂怀!”
李亨缓缓从袖间拿出秃笔,静静地整理着凌乱的思绪。这安史之乱的背后,有着诸多复杂的政治因素。
获得积分从安史之乱开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