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看来,调露二年自己确实错过了很重要的机会。
不过当初的疫情,人也会因之而死。就算大唐趁机攻打,说不定只会带回疫情。也许也算不上一个好机会。
而如今疫情只在牲畜之间,虽然是对吐蕃实力的消耗,但也避免了人因之而死的惨剧。正因为对人的威胁减小了,内部才会因为矛盾扩大而撕裂了。
然而还没有等自己从这个对吐蕃的判断中缓过神来,圣人又向自己展示了一个神奇的物品。
圣人称呼此物为望远镜,能将远处的景物放大十倍,放眼天下也只有皇宫能造,全世界也只有4个望远镜,而能放大十倍的更是只有两个,另外两个只能放大八倍。
等自己亲自用过之后,实在不可思议。
圣人竟然能将此等珍奇交给自己,实在是难以言说的信任。如果自己父亲能有这种信任,也不至于夷三族了吧。如果自己早年能有此信任,也不至于年近六十才有机会,也不会导致阿史那伏念及阿史德温傅被杀。
没想到如今六十有五,反而能获得此等信任和重视!
……
但这种重视,又何尝不是一种负担呢?
……
Ps:
1 建了一个书友群:754042990,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聊天啊。
2 古时高原反应也被称为瘴气,证据:《隋书》便记载“(大业)五年,车架西寻,将入土谷浑。子盖以彼多鄣气,献青木香以御雾露。”认为吐谷浑旧地“多瘴气”。
3 大非川之战,唐军数量有2种说法,一种为10余万,一种为5万,《册府元龟》《旧唐书本纪第五》《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六上》说领兵五万,如果根据作战过程及唐军一直使用的李靖兵法分析,唐军为5万:大非川之战的过程,薛仁贵出击带的是战兵,辎重兵留给郭待封,郭待封部一共2万人,所以辎重兵应该不多于2万。按照李靖兵法,唐军每1万人中辎重兵3千,按照这个比例,10万的话辎重兵超过2万,10万之说有误;5万的话,辎重兵1.5万加5千战兵守辎重正好2万。所以5万之说正确。改了前文设定。
大唐我穿越了唐高宗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