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持道,“他告的这件事真的不算小事了,当年谁都以为真宗皇帝要发雷霆之怒,整座白云寺要有覆巢之祸,所有僧众都活不了!”
说到此处,住持的脸上已微然变色,“然而,官家的处置结果大出所有人的意料,不得不感叹大宋官家对佛门的宽容。”
康王不动声色的在住持脸上看了好一阵儿,然后毅然扭身大步出了小院,众人随着他一起走出来。
人们重新坐定,小僧换了新沏的洪州双井白芽,然后退出去了。
茶气氤氲,缕缕幽香缓缓沁入人的肺腑,住持知道自己该从头讲讲了。
他说
真宗景德元年春正月丙申日,京师地震。数日内京师地再震。丁未日京师地复震。辛丑日,官家下诏:民间涉及天象的器物、谶候禁书,一并缴纳所司焚之,匿藏不报者死罪。
在改元景德之后的正月里京师接连发生地震,这是天象示警啊,城中民屋成片的倒塌,压伤压死民众不计其数。
宫中殿宇也倒了两座,压毙了二十多名宫人,一时间人心惶惶。
官家在此时发布了一道旨意,收缴焚毁涉及天象的器物和书籍。
这很正常,凡事要找原因,要做出及时的反应。
一段日子不知不觉溜过去了半个月,有关的衙门口几乎也没收缴到什么有关的器物书籍。
这也很好理解,与其把东西交出去,还得在官府中被记一笔对将来没什么好处的底帐,何不我自己偷着砸了,烧了,人不知鬼不觉的还没有后患。
白云寺当时也没什么事,没有上缴任何东西,也没有偷着烧砸什么,僧人们平静如常的念经祷告。
只有在面临着大好事时,才有极大的可能冒出来不好的事情!
至理。
景德元年正月晚一些时候,宁晋军一个姓王的知州上奏章了,他说在当地的田间发现了嘉禾!
一株禾茎上竟然生出了三个又长又粗的穗子!为了说明这支合穗的嘉禾长什么样子,王知州还专门画了一张详图呈报上来。
宁晋军就是河东路的葭州,说它在河东路指的是隶属,地方却在黄河的西边。
不论该地是山西还是陕西,反正大冷的正月里北方出了嘉禾。
唯一的解释就是这支嘉禾是去年的,王知州画图就画了半年,然后正好正月里天象示警,京师频繁的地震,王知州立刻向京师报告了祥瑞。
官家异常的高兴,景德改元的正月里总算出了件令人高兴的事,他想庆祝一下,办一场盛大的佛事求告神明。
他立刻派内侍赶到白云寺传旨:某日要在京师举办盛大的佛事祈福,由白云寺的方丈来主持。
京师寺院无数,官家选中白云寺是全寺的荣誉。
也是方丈的荣誉,方丈已经很老了,也许这是他坐化前的最后一件可以亲自主持的盛事了,方丈很老了,只要说说他的经历,便没必要细究方丈的确切年纪。
太祖皇帝登基以后初次到白云寺烧香,他随口问寺里的人,“朕需不需要也叩拜佛像啊?”
这个问题把所有人都难住了,真不好回答,只有僧人赞宁奏道:“不必拜。”
太祖笑问其故,赞宁答道:“现在的佛爷不必拜过去的佛爷。”
僧人赞宁反应机敏,适会上意,太祖微笑而颔之,遂以为定制从此以后凡是圣驾行幸焚香,皆不必叩拜了。
等到真宗给白云寺下旨时,白云寺的这个老方丈就是那个赞宁,他历经了大宋三位官家,坐化之期已近,连接班人都选好了。
在这场佛事到来之前,出事了。
赞宁方丈的这位接班人突然检举赞宁,他说赞宁有重大的违旨行为,上半月官家明令上缴谶候禁书,赞宁压着不让上缴!
彻查!!!
接班人在前边带路,从白云寺的经房里找到一本上卷,很快呈到了真宗皇帝的龙书案上,没有人知道上边的内容有什么反常,官家就是面色阴冷的自己看,不给别人看。
然后冷声问接班人,“你怎么想起在此时背叛了你的前辈,为什么早不来?”
小宋腾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