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仁厚连忙摆手:“先生切莫说这些话,高某世受皇恩,一片赤诚,决计不会行那不忠不孝之事。”
李袭之深知高仁厚的品性,知道他不肯与朝廷为敌,故先把这点说出来。
其实,眼下川内正是空虚,高仁厚若肯趁此时发难,不出旬月便可拿下成都府,坐拥三川之地。而且蜀地的地形与外地隔绝,北有蜀道天险,东有巴峡难越,自古以来就是割地称王的好地方。
只可惜……
李袭之在心里暗自叹息一声,接着道:“第二条路,便是尽快平息狭路匪寇,然后发兵梓州,把东川拿下来……朝廷那边可以尽量拖延时辰,以待关中时局之变。”
“先生认为,关中时局还会生变化?”
李袭之点头道:“其实剿灭草寇的关键不在李克用身上,而是诸道行营兵马副都统、凤翔节度使郑畋。”
“若非郑相国在凤翔苦苦支撑,怕是朝廷也撑不到现在。”高仁厚附和着感慨了一句。
李袭之接着道:“李克用固然骁勇,沙陀骑兵也所向披靡,但他毕竟只是一方节帅,改变不了整个战局。而郑畋时任天下兵马副都统,也是关中诸路唐军实际上的统帅,加之郑畋曾三度入朝为相,名声颇盛,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各路唐军之所以还没有退散,肯与草军在关中相持,也皆因郑畋的缘故。甚至李克用能夺取同州,也是因为草军的主力被郑畋牵制在西路,无暇东顾。我刚在想,若是郑畋发生了变故,朝廷还能收复长安吗?”
高仁厚闻言大惊,随意摇着头道:“不可能!绝不可能!郑相国世出名门,从祖上开始一直为朝廷效力,他本人更是赤胆忠诚,表率百官,绝不可能做出任何对朝廷不利的事情。”
“都帅误会了。我自然知道郑畋对圣上和朝廷的忠心,我的意思是,如果郑畋被人夺去了节帅之位,失去了对凤翔军的控制,那关中的时局又会变得如何?”
佣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