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小娘子被劫走后第十二天,三清乡所有二百一十六户乡民在打谷场内聚会,李大户在乡里颇有声望,又身兼里正,他把此次营救他女儿的行动渲染成全乡人的大事。
鼓声擂动后,他发表了正义凛然的动员讲话:“山匪横行四处,多行不义,凡所劫掠处,不但抢掠财产牲畜,践踏良田,还烧杀奸淫,无恶不作。今三清乡四十二好汉出兵剿匪,乃是替天行道,匡扶正义之举,必定能一举成功,剿灭山匪,亦能壮我三清乡的声威。”
说完,他亲自给大家伙一一斟酒,又亲自将地契和十吊铜钱一一发到每个人手上。
大家伙不一定听得懂他那番豪言壮语,但沉甸甸的铜钱捧在手里却是乐开了花,不时就有人带头高呼“感谢李公!”“李公大义!”
也有胆大脸厚的人当场就问:“我将你家小娘子救出来后,李公可不能食言,得让她嫁给我做婆娘。”
李大户没有回应这类泼皮小儿的话,只是叮嘱大家伙一定要救回他女儿,然后就把张教头叫到一边单独议事。
余下的时间,便是大家伙跟耶娘妻子告别,差不多都是阿娘在一旁抹眼泪,拽着儿子的衣袖不愿撒手,而小伙子们则个个精神抖擞,恨不得立刻就冲到山匪窝里去大杀四方。
刘三的娘考虑到吕兵孤身一人,便让刘三把吕兵刚领到的钱财一并放在她那里保管。
刘三怕吕兵误会,解释道:“我娘说了,咱兄弟俩这次干的是掉脑袋的买卖,免不了会出岔子,有了这钱,死了也好买口棺材,到了阎王爷那里才有住处。”
出行前说这般不吉利的话,吕兵倒不在意,倒是刘三的娘听见后气得又提根棍子上来揍她这个傻儿子。
末时正刻,吉时,四十一人便闹哄哄地跟着张教头出发了。
目送部队离开打谷场后,李大户回到宅内,李夫人忧心忡忡地问道:“就这群田舍汉,能救出月儿吗?”
李大户皱了皱眉毛:“能。”
李夫人却一点底气也没有:“这些人只会在地里种庄稼,能斗得过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山匪?别的人咱不说,就那个吕二你是知道的,在我家干了那么久的活,有哪一次他是干像样了的?让他推个碌轴都吃不上劲。就这样的人,你能相信他从山匪窝里把月儿救出来?”
李大户突然就发怒了:“你个妇人能晓得什么!他们不能,难道你让我亲自跑到山匪那里去救人,就能把女儿救出来?”
说完拂袖而去。
走到堂后游廊处,不由得悲从心来,绝望地望向天空,念道:“月儿,阿耶也只剩下这个法子了。你要怨,就怨阿耶人微力薄吧。”
…………
出了三清乡折西,上官道,再沿着官道一路向北,途经阆中县城,穿歧坪县而过,便能到达大巴山西南麓的驻风岭,也就是山匪所在。
上官道后张教头才将山匪的情况说给大家伙听。
阆州治下共有九县,治所阆中县,劫走李家小娘子的山匪窝点在阆州最北的歧坪县和山南西道交界的驻风岭上,匪首刘黑子,人送外号刘刀把子,原是屠夫出身,也参加了官军同大礼的战争,后来从军队里逃了出来,便干脆拉了一伙人当起山匪来,在阆州北边的几个县里名声颇响。
张教头之所以现在才告诉大家这些,原是怕大家伙听了后胆怯,就不敢随他一道去救人了。但其实他多虑了,刘黑子是谁,刘刀把子又是什么来路,这些一年到头难得出一回乡的乡民们根本就不晓得。
看着大家伙依旧兴奋地闹个没完,部分人已经开始吹嘘他剿完山匪后就能当将军了,张教头原想提醒他们一声,想想也算了,难得大家有这么高昂的士气。
天黑前路过阆中县城时还发生了点小意外,城脚处的阍卒看见吕兵一伙人全是精壮小伙,都扛着武器,有的还正端着枪杆在练习刺杀。阍卒吓坏了,还以为是哪路匪贼杀过来,连两扇木制城门都忘了关,也忘了上城楼去敲鼓,逃命一般地往城里跑,一边跑还一边高喊:“匪贼来了!匪贼杀过来了!”
佣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