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的松江码头已经相当繁华,大概与海外的货物走私和松江地区手工业发达有关。松江府的官布和丝绢等征解,始于明代重赋之下的税粮逋欠。由于赋税过重,常致逋欠。
对于拖欠的税粮,明政府采取了一些临时性的措施,如减租、蠲免、折征等。而松江府作为当时中国棉纺织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出产的棉布行销全国各地,享有“衣被天下”的美誉,棉布也就顺理成章地变为税粮折征的对象。
但最初以棉布折收税粮的规定均为临时性的,并没有形成定制。直至宣德八年,为了解决松江府长期以来的税粮逋欠问题,确保明政府的财政收入,巡抚周忱奏定加耗折征之例,将部分税粮(重额官田、贫民下户)折征棉布,并贴以解运所需的车脚船钱米。
两年之后,逋欠悉完,周忱的折征之法也成为定制,这些用以折征税粮的布匹、丝绸等则被称之为“官布”,是为松江府官布征解之始,然而到了崇祯年间,由于所征布匹、丝绸、绢等数量大幅增加,百姓拖欠丝税逐年增多。
到了明朝正德年间开始,政府对于白银需求量增加,于是松江的布匹抵折,逐渐变成了上缴部分为布匹,部分为白银,以前布匹的运输归于民间,到了万历年间,开始改为官运,百姓上缴白银充当运费,这些变化无形中造成了百姓遭到层层盘剥,很多小的手工业作坊无法生存,于是大的官僚地主开始了手工业兼并。
柳如是的画舫松江百姓太熟悉了,那可是和松江的云间三子有着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
大船上站着一位青衫男子,一手扶着船舷,一手拿着一把象牙兰花折扇,雄姿英发,旁边站立着一位白衣胜雪的俊俏女子,女子身子有点斜斜的靠在男子身上。
“柳如是回来了,”码头旁,一位卖点心的大妈惊讶的看着,“果然是又找到了大金主,这是回来炫耀的啊!应该把她赶出松江。”
不到一会儿,整个松江码头传出了驱赶“流妓”的呼声,正在执勤的松江府衙役一行十几人,穿着皂青色长袍,腰别大刀,手执签牌快速的来到了码头,望着画舫远远的便高声喊道:“苏州流妓,不得靠岸。”
可是画舫并没有理睬众衙役的喊声,还是不紧不慢的靠在码头。为首青年拉着柳如是,小心翼翼的从跳板上走下。青枫用力的呼吸了几口,果然是一片清新,已经有点海风的咸味,但是独缺了后世大上海空气中的汽车尾气味。
青枫和柳如是、文忠没走几步,便被一群衙役团团围住,为首一名壮汉喝道:“大胆刁民,本老爷不是说了,不得靠岸,你们竟然还敢上岸。”
青枫看了看众衙役,哈哈一笑,:“各位老爷,这个不让靠岸总是要有理由吧?或者我等游览松江岂不是白跑一趟。”柳如是倒是偷偷的拉了拉青枫的衣袖。
“少废话,知府大人有令,驱逐所有松江流妓,你们这些花花公子不在家学习,还跑到松江败坏风气,也在驱逐之列。”这些在码头当差的衙役,当年可都是收了宋征舆母亲的银子,当年因为陈子龙的原因,他们拿了银子没办事,如今正好可以补回来。
旁边一个妇人插嘴道:“这柳如是也真惹人讨厌,勾引了我松江最有才情的三位公子,与陈公子分手后,竟然还敢回到松江,必须要赶走。”一时间讨伐柳如是的声音更是此起彼伏。
青枫转头看看柳如是笑道:“柳姑娘,你看怎么办,我真没想到你这么不受欢迎?早知道,就不该和你一起的,现在倒是连累我了。”
柳如是小拳头一下打在了青枫的后背上,轻轻的附在他的耳边说道:“滚,还不快点想办法。本姑娘快被他们烦死了。”
青枫指了指中年壮汉笑呵呵的说道:“你都不知道我们是谁就驱赶我等,是不是有点违法了,那个我来是见你们知府方大人的。”
“抓起来,扔到船上去,”壮汉一声爆喝并不理会青枫的说法,随之几个衙役开始动手。
文忠冷冷的哼道:“你们谁敢动手,只管过来。”一时间,武者气势外放,竟无人敢上前。
“住手,”远处传来一阵喝声。同样十多名衙役,簇拥着一位蓝袍官员走来。
风水葬明之秦淮八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