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宋母的要求,松江衙门的公差不断催逼柳船起锚离松,甚至上船殴打,断缆相逼。正在这时,陈子龙挺身而出,亲赴码头,明确地对公差说:“柳如是并非流妓,而是才女,是我们几社请来的贵客!”并亲至衙门,向知府陈诉柳如是是陈继儒女弟子,并展示柳如是的书画、诗作。
陈子龙的见义勇为,帮助柳如是解了危急之困。柳如是甚为感动,视其为知己。
柳如是早年在盛泽归家院时,复社领袖张溥与徐佛有过较深的往来,张溥曾与柳如是有一面之交。而陈子龙解了柳如是之围后,张溥又亲来相促几社活动。所以几社诗会,柳如是便成为常客。自此,陈子龙与柳如是便开始交往。
陈子龙比柳如是长十岁,且早已经结婚成家,此时在柳如是看来完全符合一个成功男人的所有要求,年龄大稳重,敢于担当有安全感,已经中举前途无量,几社领袖才情冠绝,每一个女人都趋之若鹜。
国学大师陈寅恪先生认为这是柳如是最刻骨铭心的回忆,然而青枫不敢苟同。若是在后世必定是段佳话,可是在大明就不同了。
第一陈子龙当时已经娶妻,他的妻子张氏十分优秀,通诗文,工女红,且很会持家,是一个很正派的人。张氏倒不是那种因为爱吃干醋而反对陈子龙纳妾的人,相反她曾经替陈子龙纳了一个良家子。
所以张氏反对柳如是的原因不外乎柳如是的身份,她是娼家女,自然不能入官宦人家的门。何况纳妾这方面,当时的妻子其实并没有多大的决定权,要是陈子龙非要纳柳如是为妾,也是没人能阻挡的。
第二从陈子龙受着传统礼教教化,严格地遵守士大夫的行为标准,虽然他年轻时曾诗酒风流了一段,但是该去科举当官立马就会去,该抛下儿女私情时也很毅然地抛下了。大明律规定:官员不能纳妓女为妾。虽然明末这个规定已经被人忽略,但是如果被参有可能降职、罢官,甚至可能削籍。
陈子龙太珍惜羽毛,不允许自己身上有一点的污痕,所以他不会娶柳如是的。他对柳如是只是偶尔为之,逢场作戏罢了,但就其来说,在大明也无可挑剔,这就是命。
风水葬明之秦淮八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