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名叫黄秀姑是南阳马家庄人氏,说起她的死因是一段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朱元璋派军北上,进克大都(今北京),开始了灭亡元朝的战争。次年正月,朱元璋称帝,国号明,年号洪武。三月,徐达挥师由山东向河南进军,攻占汴梁。
明在河南的讨元战争进展顺利,不仅有大将徐达、常遇春的功劳,更有随军军师刘伯温、李善长等谋士功劳。
刘基,字伯温,青田县人,故称刘青田,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
攻克南阳后,刘伯温意气风发之余又有些愤愤不平。此时民间已经广泛流传着“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
刘伯温经常被拿来与诸葛亮对比,毕竟两人都是神机妙算,料事如神之人。有人说刘伯温是诸葛孔明转世再生。刘伯温自视甚高,又是地位高端之人,心里并不满意这样的说法。
刘伯温曾说过这样一段话,孔明学问渊博,吾与其相比只差一厘。孔明德能兼备,吾与其相比只缺一毫。孔明智慧超群,吾与其相比只差一丝。孔明预前测后,未卜先知,吾与其相比定不在其下。
南阳诸葛卧龙岗上,刘伯温静心冥思,他曾经从史书看过,诸葛亮在刘备三顾茅庐出山之前,在卧龙岗建有衣冠冢一座。生前已经算出后世之中会有谁来祭奠他,谁会来挖掘他的衣冠冢。此时衣冠冢早已经不见,然而对于刘伯温绝非难事。
刘伯温根据风水走势,紫薇九宫飞星走向进行推算,果然在一片荒草中找到了一座貌似坟堆的地方。命人掘开后土后,果有一墓,墓碑上赫然几个大字,吾知后世有你,你知后世有谁?
再往前走,又有一个布满灰尘的石碑,显然此碑伫立在此不知多少年了。刘伯温小心翼翼擦去上面的灰尘,却见上面写着:“只有伯温到。”
刘伯温大惊失色,顿时心慌意乱,跪下说道:“罪过罪过,学生妄尊自大,不知天高地厚,辱没先师,罪过深重,该当万死。”
谁知,刘伯温一拜,墓碑轰然倒塌,碑后一行小字,“天下既定,诸士皆亡。太祖归天,永绝后患。”再要细看,字迹已经模糊,最后完全消失。
回到南阳帅府,刘伯温心中一直忐忑不安,“天下既定,诸士皆亡。太祖归天,永绝后患。”他是何等聪明,这摆明了太祖要大杀功臣。
老子有云:“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大明建立,他和诸位文臣武将立下了不世功劳,然而最终也是落得了兔死狗烹、鸟尽弓藏。
次日,刘伯温找了他的老对手李善长,虽然都为谋士,后人把李善长比作萧何,他刘伯温比作张良,然而皇帝显然更加信任他的同乡李善长,为了在朱元璋面前争权夺利,他和李善长可以说是真正的对手,然而私下两人又是真正的交心挚友。
诸葛亮的偈语,两人自然明白,按照李善长说法:“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然而臣总是有些不甘。我等不惜性命为他朱重八打下江山,难道就是这样的结局,这个偈语到底可不可信啊!”
刘伯温同样疑虑道:“偈语就是这样的,不过以老朱的性格真有可能那么做的,你也知道我们算师什么都能算,就是算师的命不能算。这诸葛亮只说诸士皆亡,是否包括你我二人呢?毕竟我们也算算师。”
最终二人定计,若是朱元璋能够放过他俩,此事作罢,要是真的杀了他们,那就别怪他们二人无情,最终两人各自行动,留了后手。
黄秀姑因此也就成了一个可怜人,她被刘伯温收为婢女,正是因为她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五行命格独为水命,其他均缺。
某夜,刘伯温与婢女黄秀姑交谈很久,次日清晨,黄秀姑被发现溺死在知府后院荷花塘内,刘伯温命人夜晚子时深葬于塘边柳树下。
风水葬明之秦淮八艳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