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周天子对诸侯国的绝对统治持续了近一千二百年,庞大而繁复的礼法体系将诸侯的军队、出行、活动严格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既可以联合诸国抵御外敌,也不至于使其势过大,威胁周天子的地位。
再之后,大周对诸侯国的管控力因为各种原因急剧下降,迎来了三百多年的乱世,这段时间被鼓山学派的学者们称之为“礼崩乐坏”。原本的大周礼法彻底丧失地位,已经无人遵从,诸侯国的君主疯狂扩军备战,周天子也变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
这段时期里诸国互相攻伐,天子令不出周都已是常态。
历经三百年乱战后,上百诸侯国仅存七国:秦魏晋宋梁楚齐。
战争总能盘活一些东西,比如制度,比如野心。在这三百年里,迫于各种压力,宋国最先改善了自己的官僚体制,划分了三省六部,又广选名士,将早已出现的科举制向寒门开放,随后诸国纷纷效仿。这也成为了宋国人才辈出的原因,宋国因此成为了七国之一。
周历一千五百四十三年,魏国国君率兵入周都,持剑逼周天子饮下毒酒,鸠杀周天子。随后魏国国君捏造诏书,诏令天下,将周都改为魏都,迁都,自立为魏帝。天下皆惊,士林谩骂之声不止,各国清流名士以死明志者不可胜数。
但是,帝王的野心是挡不住的,随后十年,其余六国纷纷效仿,自立称帝,大周不复存在,至此,周亡。
此时已经是魏国称帝二百多年后了,秦魏两国君主不久前才在边境相见。两国结盟,约定世代永不攻伐。
盟约之中,更强大的魏国要求秦国将秦国太子秦括作为质子送至魏都,以此来保证盟约的牢固。
于是,秦括的原身就踏上了前往魏都的道路。
谁能想得到这位自小习武的太子殿下刚入魏国境内就水土不服,前两天还是上吐下泻,之后甚至昏了过去!
就这样,秦括死了,但“秦括”活了。
秦括心中只感到一阵荒谬:秦帝为了宏图大业,不惜以自己儿子作为筹码和谍子,企图从内部瓦解魏国,谁知道这位太子居然死于水土不服……要不是自己穿越过来,这个计划就要告破了,秦国也必须放弃盟约和隐忍,率先翻脸。
人算不如天算!
无论是从自身的处境考虑,还是从自己的身份考虑,秦括都必须继续扮演秦括,因为他无法阻止使团带他前往魏都。而魏国需要的,不是一个废物、疯癫的太子。如果还是照前世行事,自己会被魏帝扔到角落里自生自灭。秦魏两国打了几百年了,双方世仇不可磨灭,一个流落在外还不受重视的太子殿下,相信很多人都会来在魏帝的授意下过来踩上一脚,以此试探一下秦国的底线。
甚至连秦国方面都会有所怀疑。以秦括记忆里天策府的风格,当他们发现这个太子殿下举止失常后,自己肯定会被人带回国。那时候面对一群熟悉的人,破绽只会更多。而且到时候,就是真正的身不由己了。
因此,秦括已经决定了,承担起太子秦括的任务,让自己成为新的太子!
秦谍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