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
“木匠,你到底行不行?这么久都搞不出来?”曲老头不满的对王木匠说道。
“不服气你来做!”王木匠没好气的说道。
自从封神后,曲老头对于种地的热情更加高涨,以前是担心没有了传承,因为没有后人,所以也就不费那心去研究了。
培育种子是一个技术活,也是一个耗费时间的活计,虽然现在曲老头不用担心寿命的问题,但是培育良种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所以,他就打算从别的地方着手,希望能够提高粮食的产量。
曲老头种了一辈子地,自然知道想要提高地里的产出,无非就是工具、肥力、良种,良种他已经在培育了,肥力他还没有想到什么好的办法,只能在灌溉这方面动动手脚了,这就有了逼迫王木匠的事情。至于耕作工具,这不是一时半会能解决的,他们两人虽然讨论过不少次,但是都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
此时曲老头和王木匠就在王家村附近的小河边上,王木匠在敲敲打打,曲老头在旁边喋喋不休,看起来两人倒也和谐。
他们现在做的是曲老头从农书上看到的一种灌溉工具,后汉时期就有了的翻车,不过因为没有实物,也没有图形作为参考,只有农书之中的几句记载,曲老头便让王木匠把东西做出来。
王木匠闲来无事,倒也没有拒绝,只是开始做之后,王木匠才发现曲老头的可恶之处,制作一个全新的东西,本就有成功失败的几率的,但是这两次一失败,曲老头就喋喋不休的嘲讽他,气得他都想将工具丢在曲老头脸上,让他自己做。
不过,作为鲁班的传人,又怎么会轻言放弃,王木匠就当曲老头是王念经,只认真思考争取尽快做出来,以便好好的打一打曲老头那可恶的老脸。
曲老头给王木匠说的是可用手摇、脚踏、牛转、水转,龙骨叶板用作链条,卧于矩形长槽中,车身斜置河边或池塘边。下链轮和车身一部分没入水中。驱动链轮,叶板就沿槽刮水上升,到长槽上端将水送出。如此连续循环,把水输送到需要之处,可连续取水,操作搬运方便,还可及时转移取水点,即可灌溉,亦可排涝。
这个东西对王木匠来说,诱惑力还是蛮大的,两人已经在这里搞了十多天了,王木匠毕竟高手,通过这三言两语便大概知道这东西应该怎么做。这东西并不难,只是从头到尾要王木匠一个人制作,花费的时间却是不少,昨天一连安装了两次,虽然可以使用,但是功效上却达不到期望。
王木匠将最后一个楔子安装好之后,擦了一把脸上的汗水,站直身子伸了一个懒腰,这才走过去开始踏动,随着他的动作,一股股的水流流入之前挖好的沟渠,认真感受一下力度后,王木匠满意的走下来。
“曲老头,看看,弄好了。”王木匠昂着头斜眼撇着曲老头。
曲老头没有理会王木匠的眼神,三步并两步的走到翻车上,开始学着王木匠的样子开始操作,别说,还真好用。
王木匠看着曲老头满面笑容的模样,便知道他很满意。继续说道:“曲老头,我这技术怎么样,行不行?”
“行,行,行,你的技术厉害的很。”曲老头心不在焉的应付道。
王木匠听到曲老头毫无诚意的夸奖,也不在意,他和曲老头是同一类人,一个醉心种田,一个沉迷于木匠的活计。最主要的是现在王家村就剩下他们两人了,其他的人都在城隍庙,王安宜则整天在铁顶山不知道干什么,有曲老头在旁边喋喋不休也多了一些人间的气息。
王木匠见曲老头没有理会他的心思,便哼着小曲往村里走去,忙活了几天了,该去吃点饭了,吃饱喝足后再美美的睡一觉,这几天虽然依靠着香火之力没有挨饿,也不犯困,但是人哪有不吃饭、不睡觉的。
“哎哎哎,木匠,别走啊。”曲老头眼睛瞥到王木匠要离开,赶忙跳下来阻拦。
“干啥,这不是已经弄好了吗?”王木匠停下脚步,有些疑惑的问。
曲老头陪着笑说道:“这是灌溉的,虽然方便、省力了一些,但是对收成的帮助并不是很大。我这里还有几个农具,你给做一下吧。”
大唐有真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