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超小超大

第三百五十一章 左右为难 (2-1)

沈兵两侧分立两排将领。

左边是魏呴领着的步卒,右边是王贲领的骑军。

沈兵将嬴政的命令一说,下面便鸦雀无声了。

如果说在此之前,大梁军和神武军因为对匈奴不了解于是信心十足的话,此时打过几场仗就越发显得谨慎,尽管这几场仗都是胜仗而且还是大胜。

这其实是新兵与老兵的区别。

新兵是“外行看热闹”,打了几场胜仗后就不知道自己在哪了,于是想当然的就以为匈奴算得了什么?九原一战只万余北地军就能大破数万匈奴连其单于都被斩于马下……这打单于的儿子又有什么好难的?

再加上还有杨端和的十万精兵,那对阵数十万匈奴还不是手到擒来?

但像王贲及魏呴这样的内行却知道事实并非如此。

魏呴是因为老沉稳重,思想上更能客观分析敌我利弊。

而王贲则是因神武军一直在追求与匈奴同样的骑射本领,于是越学越觉得匈奴不简单。

沉默了好一会儿,沈兵才问了声:

“你等有何想法?

剺站了出来,说道:

“将军,皇上只下令我等北上,可北上进军何处?”

“匈奴居无定所,不若中原有若干城池无法移动。”

“他若是得知我军北进而退走,我等又去何方找寻?”

剺深知游牧民族的习性,所以寥寥数语就说到重点。

匈奴那所谓的什么单于庭,说到底也就是搭起几个帐蓬,顶多就是在周围圈起几道木栅栏以防有敌骑偷袭。

别说秦军进攻时他们会转移了,就算秦军不进攻他们也会经常迁徒……这片地区的草吃得差不多了,他们得换一片区域放牧,否则这么多的牛、羊、马吃什么去?

另外还有气候冷暖的问题,以及战略重心的问题等,甚至一个心情不好就换个地方也可能。

有时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在什么地方,秦军又如何能知道?

如果连敌人在哪都不知道,又谈何“剿灭”?

王贲紧接着说道:

“据闻阴山以北地域开阔皆是草原及沙漠适合匈奴骑军作战。”

“我军若是深入匈奴腹地作战,只怕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王贲说的也没错。

沈兵之所以能在北地屡战屡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九原及云中两郡城池的依托。

比如九原之战沈兵就用五千新兵守云中郡并以云中郡为补给基地。

否则,如果让神武军及大梁军也像匈奴一样在草原扎营……只怕不出几日就会被匈奴给偷袭得不成样子了。

魏呴则说道:

“我军对匈奴地形不熟,到时只怕连补给都无法寻到我军主力,又如何能战而胜之?”

这当然也是个问题。

如果是在中原,两支部队互相寻找还是比较容易的,一封信过去告知对方在某城以北多少多少里,差不多就知道在哪了。

但是在一望无垠的草原和沙漠,又不像现代可以定位或是东经、北纬多少多少度,如何能确定友军在哪个方位?

不知友军在哪个方位后续如何补给如何增援?

所以嬴政那是完全搞不清状况,只是一拍脑袋听信了那什么“亡秦者胡也”,就不分青红皂白的下令北击匈奴。

这一仗根本没法打,就算像史上的蒙恬一样有三十万军队也是如此……三十万军队丢到北面200万平方公里的蒙古高原里就是苍海一粟。

最终蒙恬还不是北上瞎折腾一阵然后就回来修长城么?

要不……

沈兵心下暗想,北地军也像蒙恬一般,出去转上一圈就说已将匈奴驱逐,然后回来修长城?

这倒是一个选项。

只要不离开九原太远,以九原为补给基地往外行军三、五日,保证补给线的安全还不是很困难。

但沈兵想了想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大秦工程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秦:我是赵高,最高的赵高 连载中
大秦:我是赵高,最高的赵高
似水如歌
[[【A级签约作品:大秦:我是赵高,最高的赵高】穿越到神话的平行世界,成为了赵高。不同于原来的那个神话世界,在这里,有着诸子百家,有着一个个强大的隐世势力。且看主角,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里,如何舞动风云,一步一步的成为那个最高的赵高,凌驾于这世间之巅。(本故事及人物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模仿。)]
10.3万字5个月前
水浒之宋末风云 连载中
水浒之宋末风云
陈五四
穿越成为晁盖之子, 而此时梁山一百零八人也都上山,这还怎么集好汉走上人生巅峰啊, 不仅如此,还要受到宋江的处处监视 宋江要招安,金兵要南下 这穿越也太难了吧! 不要妄想带着梁山好汉大杀四方了 还是先想想怎么活下去吧
26.0万字4个月前
秦穿之逐鹿天下 连载中
秦穿之逐鹿天下
独寐寤歌呀
已收到签约站短,可投资。。。 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主角开局成阶下囚,怎么破?用知识破。 主角入官场,怎么升官?用知识升。 主角下海经商,怎么赚钱?用知识赚。 主角追求淑女,怎么追?用知识追。 主角参军入伍,怎么立功?用知识立。 主角扯旗造反,怎么反?当然还是用知识反。
14.3万字4个月前
官运横通 连载中
官运横通
请空白谢谢
林衡的一生,官至大明首辅,重权在握,真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未曾想,待到寿终正寝,闭眼再睁眼,他居然重生在一个幼年丧父,跟着寡母怯懦长大的十三岁少年李横身上。 做为林衡,他死了已有四年,做为李横,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林衡,啊不,李横捋捋袖口:“母亲且等一等,儿必为母亲挣个诰命回来。” 注:此书架空,此大明非彼大明。
13.8万字4个月前
从课本走向历史 连载中
从课本走向历史
墨守白
(推荐新书,我是一个原始人)别人遇上系统进入的都是只听听名字就知道很有搞头的世界,偏偏王庆碰到了语文课本。 《桃花源记》居然能和淝水之战扯上关系?《曹刿论战》里又被牵扯进了长勺之战,《卖炭翁》要跟权倾朝野的宦官对杠?《木兰辞》中居然要……王庆的内心是苦涩的。 直到后来很久之后,他才记起,当初自己放书的时候好像是将语文和历史课本放在一起来着。 这些倒还能勉勉强强接受,真正令他恐慌的是,回归现实世界
71.6万字4个月前
红楼之一代奸雄 连载中
红楼之一代奸雄
贾谋子
红楼新书。 看贾玝从一介幼童,一步步崛起。醉枕美人膝,手握天下权。
21.1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