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超小超大

第一百一十二章 浮桥 (2-1)

杨端和当下就带着数千兵马随沈兵赶往上游。

可赶到上游一看杨端和就愣住了,哪里有什么桥。

那一刻杨端和被吓得心里发毛。

暗道莫不是沈兵已经投敌并在这设下陷阱吧?

没理由啊,现在正是秦军占据优势的时候,脑子进水了才会投降燕军!

但河面又分明无桥……

正在杨端和疑惑时,沈兵一声令下,砲师的工匠们就动手了。

一个个木筏从森林里被推了出来。

杨端和甚至都没明白这些木筏是怎么被推出来的。

那么老大的一堆东西,密密麻麻的叠了厚厚几层的原木看起来一点都不轻,却只需要几个人就能轻松推动。

杨端和近前一看,才发现那地面早就放置着一根根圆木用作木轮。

这时杨端和才暗松了一口气,知道沈兵说的这桥应该不假。

但这些是木筏却不是桥,难道沈兵的意思是让兵士们搭木筏过河?

想着杨端和不由皱皱眉头,木筏多也就罢了,可现在却只有二十余个,每趟就算能运上两百多人,什么时候才能将数千人运到对岸?

到时只怕燕军早就察觉并发起反攻了。

这时沈兵又是一声令下,木筏接二连三的被推下水,接着就有人撑着木筏在河中前进。

不久那些木筏并一个接一个的河面上相隔排开并固定在绳索上。

沈兵会选择这个位置也是有原因的,此处河道接连拐了几个弯,于是水流较其它河段都更为平缓。

倒是那一行工匠因为没有经验所以有些手忙脚乱的耗了些时间。

不过一切进行得还算顺利。

工匠们将桥面往各浮桥之间一搭再用麻绳绑牢,一座浮桥就凭空出现在众人面前。

杨端和只看得目瞪口呆,好半天都没回过神来。

什么情况?

前后还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在空无一物的河面建起了一座桥。

这别说燕军来不及反应,就连自己都还没适应啊。

这速度、这效率、这创意……

在杨端和还在感叹时,沈兵就提醒道:

“将军,迟恐生变,若是让燕军发觉就大事不妙了。”

杨端和“哦”了一声这才醒觉,赶忙朝部下一挥手,下令:

“过河布阵!”

秦军兵士低声回应,然后便井然有序的排队走上了浮桥。

杨端和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令陈隗部继续造桥,便是被烧死也要把桥造好!”

部将应了声就去传令。

沈兵当然明白杨端和这命令的意思。

此时的他当然不指望陈隗能把桥造好,而是要继续将沈兵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贯彻到底。

也就是继续用造桥部队吸引燕军的火力和注意力,越迟反应过来越好。

这时沈兵不由为陈隗暗叹一声,他几乎能看到陈隗带着兵士在火弹、火箭中搭桥被烧得狼狈不堪的样子。

不过这不关沈兵的事,是杨端和下的命令。

踏上浮桥过河的秦军兵士初时还有些不习惯,毕竟是黑夜且浮桥不稳,更重要的是秦军之前没走过这样摇摇晃晃的浮桥有一定的心理压力。

不过秦军毕竟是秦军,没过多久很快就适应了,于是速度越来越快,数千人不到一柱香的时间就顺利过了河。

后续还有部队源源不断的聚集在河岸。

接着杨端和在亲卫的保护下过了河……这场仗对秦军至关重要,杨端和不放心交给别人指挥。

但其实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悬念的战斗。

若是寻常将领,只怕会拿下游木桥处的燕军开刀。

毕竟那些燕军大多是投石兵和弓弩兵,属于一触即溃的那种,先怼上他们马上就可以快活的大杀一番。

然则打仗并不只是为了快活。

先进攻这些投石兵和弓弩兵无疑是给燕军提个醒,让他们做好防备或是逃跑。

于是就失去战斗的突然性。

大秦工程兵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唐:我!太子之师 连载中
大唐:我!太子之师
末b作声
[[【飞卢小说网独家签约小说:大唐:我!太子之师】贞观4年,赵易阳穿越而来,成为西北边陲一名小军官,手下管着百余名大头兵。绑定系统,但是系统要等到6个月之后才会激活。为了活下去,只好拼命操练手下士兵,但是没想到,这**大头兵全都是刺头!程处默:小爷程处默,我爹程咬金,你再打我我爹三板斧砍翻你信不信。赵易阳一巴掌呼过去:砍你妹夫啊!!!长孙冲:小子,你对我放尊重点,我爹可是长孙无忌。赵易阳起脚飞踹
11.7万字5个月前
大英公务员 连载中
大英公务员
青山铁杉
遍及整个世界的二战已经进入尾声,大英帝国的衰落却才刚刚开始,美苏憧憬着未来的光辉岁月,知道破落贵族已经不是自己的阻碍。 “我并不同意他们的想法,可先拆了英属印度也并不全是坏事。”
555.4万字4个月前
我到三国当配角 连载中
我到三国当配角
南山拾梦
他穿越到三国。 什么?我是个配角? 什么?历史上连名都没有? 且看他单骑入宛城!且看他孤身入漠北! 且看他马踏祁连,剑指西域,兵临辽东,威震华夏!
1.9万字4个月前
宋曙 连载中
宋曙
卷毛与花猫
北宋初期的恩荫制,养兵策…… 在仁宗时,终于显现出它们的弊端, 让这个国家内忧外患,也逐渐拖垮、压弯宋人的脊梁。 …… 宋人的曙光出现在汴京城一个老汉带着孙子举行礼谢土皇的斋仪后。 伴随着一句:“翁翁,我想吃炸鹌鹑。” 辽夏的好兄弟,宋人的救世主。 出现了!
5.4万字4个月前
大明杀猪匠 连载中
大明杀猪匠
夏胡林
调研生猪市场的胡子涵,穿越到明朝正德年间,成了范进的舅子,胡屠夫的儿子胡排。 可在明朝,杀猪这一行业,一直都可谓是顶风作案。 这不,正德皇帝下了一道诏书…… QQ群:742661975
27.7万字4个月前
吴钩拍遍进临安 连载中
吴钩拍遍进临安
易辞满腹
本书依托《宋史》记载的施全刺杀秦桧史料,演绎了从南宋绍兴十一年到绍兴二十年的南宋十年间发生的传奇故事,展现出南宋复杂的权力博弈过程。本文穿插了大量的南宋史料,为你诠释一个可以触碰到的南宋历史。
20.4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