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卫,被称为北衙禁军,兵员都是高门大户出身。他们同样管不到折冲府,真正能领导他们这些折冲府兵丁的,也只有十二卫!
这十二卫,每卫都能管理40到60座不等的军府。这里的管理体质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凤鸟府建立时划归在右武卫麾下,那李峰这些兵丁,就只能是右武卫的兵。
不存在说左武卫的将军跑过来,调动右武卫的兵效力!这想都别想...
花了小半天时间,抵达右武卫划定的驻地后,李峰等人继续操练。等待其余军府的兵丁抵达,而到了右武卫的地盘,训练内容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基础战术的训练减少,兵丁们大多数时间都在练习战阵上的协同。比如一个基础的五十人小队,如何变阵为一百五十人中队,中队如何变阵为四百五十人的大队等等...
到了这里,准备出征的大军也开始了重新编组。
按照《卫公兵法的记载,“诸兵以二万人军,用一万四千人战,计二百十队。有贼,凡将出战布阵,先从右虞候军引出,即次右军,即次前军,即次中军,即次后军,即次左军,即次左虞候军。除马军十队外,其步军有二百队。其中军三十六队;左右虞候两军各二十队,共五十六队;其左右厢四军各二十七队,共一百队。”
这话不难理解,唐军一个标准的作战军团为两万人。其中,负责作战的战兵一万四千人,分为二百十队。这里面,十队是骑兵,两百队步兵。也就是四千骑兵加一万步兵,以及六千的辎重后勤部队共同组成一个唐军军团。
而在这个军团中,又会继续细分!
大将军直接领导的中军,四千人;左右虞候军,各两千百人;前后厢军四个,左前、左后、右前、右后四军,分别领两千六百人。
一个大军团一分为七,所有战兵、后勤兵打乱编组,按照各军承担的战术任务将不同的战兵编入各军。这里面,中军的任务不用多说,就如其名一般,乃是战场核心,一般也是指挥部所在。
前后厢军,和庭院里的左右厢房一样。围绕中军展开阵线的部队!
而左右虞候军,“虞”在古代有有预料,欺骗,安乐的意思,“候”在古代的写法为“矦”,意思是守望、侦察...
所以这左右虞候军也可以理解为左右侦查军,这两支部队通常被放置在大军阵线两侧,用作掩护,侦查之用。
开拔时,也是虞候军率先出发,为大军探路,开路!
血与色的大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