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人多,挨个摞人,组成人墙,让他们登高看一眼太守如何?”
“老大人说的是。”说完,众人纷纷开口说道。
老者见众人同意:“那赶紧开始吧。”
接着数百个青壮汉子一成一成的摞在一起,一层一层的。
最上面的一层是从鉴湖那边赶过来的人们。
“看到了,看到了。我看到许太守的车子了。
太守,一路顺风。”
最上头的二伢子激动的脚下踩着别人的肩膀,一手指着远处喊着。
第二层的人拼命的往前看,却什么也看不到。
“哎哎哎,现在看不到了。”二伢子又喊道。
二伢子还仰着头仿佛拼命向前看的样子。
接着恋恋不舍的说道:“太守的车子也看不到了。走远了。下来吧。”
众人这才将摞好的人墙一层一层的下来。
接着,二伢子整理了一下衣冠,走到刚提议的老者面前,深深对老者深躬到地,作揖说道:“多谢老者,若非老者,我等这一趟就白来了。”
老者道:“看到了就好,看到了就好。”
二伢子接着说道:“我等也给太守送行了,鉴湖那日夜不停。
这是太守在任的时候主抓的项目,我们不能拖太守的后退,得赶紧去了。”
老者点点头道:“确实不能脱了太守的后退。你等赶紧去吧。”
“告辞。”
“告辞。诸位告辞!”
几个人纷纷向老者告别,接着便风尘仆仆的继续向山阴县那里赶去。
一路上几个人一直在问:“伢子哥,你真的看到了太守的车驾?”
二伢子涨红的脸说道:“我当然看到了!”
“唉,谁让你和他们那群人认识来着,让你上了最高层,能够看到太守的车驾。
我们就不行咯,怎么也没看到。”
有人惆怅的说着。
别人紧接着安慰道:“没事,说不得下次服役,路过京城,还能有机会看到太守呢。”
“对,说不定以后许太守还来咱们会稽郡也不一定。”
……
几个人讨论着。
而此前一直在描述自己看到太守车驾情形的二伢子也沉默了,没再多说什么。
这时候有人提议说道:“二伢子看到太守的车驾,就当时我们所有人都看到太守车驾了。
这起码也算是给太守送行了。
但会稽郡送别太守的众人们,着实是好人,真亏了他们。
不然我们这一次真白来了。
得报答他们。
诸位有什么好办法么?”
听此,旁边的人立马附和道:“对,得报答他们。”
“我等就是一群臭卖苦力的,咋报答啊?”
“咦,你看你说的。卖苦力就没法报答人家了。我有个办法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反正咱们别的本是没有,摞砖、砌墙这个咱们熟悉啊。
不如就在咱们就在摞人墙的地方修建一个亭台吧。”
“这主意好,这主意真不错。”
“对,我觉得行。”
……
“伢子哥觉得呢?”
二伢子高声道:“建,必须建,我先说,太守的车驾是我看到的,我站在最上一层。
所以材料、兄弟们的工钱我出大头,谁都不准和我抢!”
见二伢子一脸的坚决,众人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算是答应了。
此后,在鉴湖工程完工之后,该地区建设了一个亭台,并勒石记录了这次事情的情况。
在许延寿去世后的两千年多年,亭台经历多次毁坏、重建,一直到了新中国成立。
但自从这件事之后,二伢子便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大汉都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