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像是代田法、水车等技术的推广也仅仅是许延寿制定的对未来会稽郡规划之中子项之中的子项。
年后,他利用零碎时间,经过了一番思考,学着后世“几五”计划、规划,也搞了个会稽郡“一五”计划。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之中,总目标是让会稽郡的人员基本达到温饱水平。嗯,直接一点,就是能让全郡的人们能够吃上一顿饱饭。
其实现途径许延寿也想到的,有田才有粮食,重点就是搞地。
而地的问题则是有两个:第一就是会稽郡多水,且处于长江下游地区,洪涝灾害频发,一有洪涝便遭殃第二则是现有的上好水田地虽然许延寿清理了会稽郡的几个地头蛇,但是其他小世家、豪绅仍然把持着会稽郡的大多数中田以上的天地,普通老百姓的多耕种的是劣田。
第一个问题,许延寿除了兴修水利之外,也没想到什么好方法第二个问题华夏几千年来的痼疾,社会生产力并没有发展到解决这个问题的程度,许延寿也只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干涉一下,想要彻底解决,恐怕也别指望了。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鼓励新技术、新工具等手段,当然,这些东西待人员素质提上去之后,才能更好的开展。
许延寿将重点放在兴修水利、开荒辟田之上,但其他的事情倒是也没拉下。
先是用了一小部分人,利用一小部分财力在辖区推行水车水磨。当然,这一块许延寿都已经想到了盈利模式了,那就是水磨可以免费用,通过人员聚集的特点拉广告,赚广告费。
其次是推行代田法试试,若真的还算可以,那就推行。
再次就是郡里的相关杂事了,许延寿将各自的责权分配明晰。
现在许延寿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马上就要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季节了。
所谓梅雨,就是江南地区农历四月左右长江中下游地区持续的阴雨天,此时正是江南地区梅子成熟的时候,因此称之为“梅雨”。
当然,在梅雨季节期间空气湿度大,气温也比较高,容易使得各类真菌、细君、霉菌及乱七八糟的喜欢湿热的菌类滋生,似的衣物、草木等都容易发霉,所以也被人称之为“梅雨”。
后世宋朝的诗人陶铸曾写过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其中最出名的一句就是“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至于梅雨的形成,许延寿也只是大概知道是因为什么太平洋暖湿气流和北方的冷空气交汇形成静止锋产生了。
再具体一点,许延寿就不清楚了,毕竟地理知识也已经还给老师了……
具体梅雨季节的原因是什么,许延寿也没过多纠缠,这事儿就留给后世的气候学家探寻了。
许延寿目前的精力放在该防范梅雨形成的洪涝灾害之上。
此前已经三月下旬了,若是豪强世家仍然把持会稽郡的政权的话,现在梅雨防范已经开始了。
然而,许延寿早早的将他们给搞掉了,自然也没有人给他提醒这个事儿。
也得亏许延寿出门调查走访,和人闲聊的时候听人踢了那么一嘴梅雨的事儿。
就算这时候,许延寿也没咋注意了解这个问题,但还是留了个心眼回去看会稽郡的卷宗才了解到了梅雨的厉害,吓了一声冷汗。
正常梅雨还好,下个二十多天到一个月,接着便没啥事了,大约一半左右是这种梅雨,都不用会稽郡官府出面,群众就将其给搞定了。
而最容易出使的便是不正常的梅雨了。
不正常的梅雨有早梅雨、迟梅雨、特长梅雨和短梅雨及不下雨的空梅雨。
这种异常的梅雨一出现,那就意味着要倒霉了。
或者小旱、小涝导致粮食减产,或者大旱、大涝导致粮食绝收。
若是不能及时应对,真赶上比较严重的异常梅雨,指定出人命,甚至也不排除出现人相食的局面。
了解到情况的严重性,许延寿赶紧提前发出高额悬赏,悬赏对地形、水利情况熟悉之人提前准备准备。
大汉都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