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光作为大将军且领尚书事,第一时间就看到了许延寿递上来的奏疏,他大体浏览了一遍,沉吟了片刻,笑着说道:“我以为他至少得一年能对会稽郡施加影响,没想到不到半年,瑞侯便彻底掌握会稽郡了,我还是小看瑞侯的手腕了,你这个女婿手段了得啊。”
杨敞听闻,咧嘴一笑,但紧接着假装不满意的说道:“黄口小儿罢了,当不得什么本事。”
霍光听道杨敞这话,看了看杨敞一脸骄傲的表情,忍不住莞尔摇了摇头,接着说道:“这奏疏递给陛下,让陛下也高兴高兴。”
“诺。”
汉昭帝看到许延寿递上来的奏疏,快速的浏览了一遍,兴奋的一拍桌子大脚一声:“好!这群国之蛀虫该杀,延寿杀的好。”
他兴奋的在宣室之中走来走去,过了片刻,汉昭帝走到书桌前写了一封信件后,看了看左右,发现没有人,这才偷偷从怀中将一个印玺拿出来盖在了信件之上。
汉昭帝亲自将信件密封好之后,这才冲外面喊道:“来人,令绣衣使者前来见我。”
得益于许延寿给汉昭帝提供的那名单,汉昭帝密谋的绣衣使者还是重新建立起来了。
当然,现在的绣衣使者和汉武帝时期的没法比。
现在的绣衣使者也就能探听一下消息,传递一下隐秘的信息。
至于和汉武帝时期在外面打杀太守,那就别想了。
而这次,汉昭帝准备动用绣衣使者,给许延寿传个秘报。
左将军上官桀自然也有自己的渠道,在直到情况之后,脸色有些难看,又有些庆幸,他将记录许延寿在会稽郡情况的秘报放在桌子上,在书房里面踱着步子,心中暗道:“这黄口小儿我素来知道他手段不俗,没想到竟然厉害到这个程度。
也幸亏他没有在长安,若霍光有其出谋划策,恐怕谋划之事更不容易了。”
其他人也仅对这件事当做一个谈资聊聊。
而此时许延寿这边经过十几天的讨论,总算是将选拔官吏之事定了下来:考试地点定在了各个县城,出题人乃是各个部门群策群力,出了一部分基础的常识内容和各个部门专业一点的知识相结合的一版试卷,当然期间许延寿又临时“发明”了雕版印刷术解决试卷短缺问题。
因为较为充满,宣传范围集中在各县的原本属官之中,当然也不禁止其他人参与。
会稽郡历史上第一次“公务员”考试在这种准备不足的情况之下进行了。
“你们听说没有,腊月十五日。郡守府下发了告示,要进行一次什么科举?
说是若是胜出,可以成为郡守府的属吏。
是不是真的?”
“没错,确有此事。之前横行我会稽郡的几大世家现在全被这个少年太守给抄家杀头了。
原本会稽郡的属吏都是会稽郡的几个世家把持着,现在他们的势力都被清扫了,现在郡守府人员特别短缺才有了这次选人的科举。”
“科举?为何要教这个名字?”
“你管这个干啥,你去不去。”
“去,为啥不去。赌一把!你呢”
“我……,县令待我不薄,我考虑考虑……”
“抓紧点啊,腊月初五报名便要截止了。若是超了时间就报不上了。”
……
消息一放出来,整个会稽郡的属官体系都浮躁起来,不少都准备前来报名。
腊月初六的时候,许延寿听刘志的汇报,好家伙竟然有三千余人参与这次考试。
而人数,许延寿此前和众人商议了,先要二百多人。
也就是说,十五个人里面能有一个得到成为郡守府属吏的资格。
这个比例也老厉害了。
此时众人已经提前出发,按照分配好的县,众人押解着试卷都奔赴各自的县城,准备考试去。
大汉都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