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她和汉昭帝坐在一起,听着众人的讨论,看到众人都看向她,她不禁狠狠的剜了许延寿一眼,却没多说话。
别人没先说话,倒是御史大夫桑弘羊笑吟吟的开口道:“大将军说的没错。光禄丞此举可是充实国库,一举增加国库钱财近三百万钱。该升迁!”
上官桀纵然是被人看着,但却面色如常开口道:“既然该升迁,瑞侯可有何想法?”
显然,政治交易开始了。
许延寿自然也不隐瞒,开口说道:“韩非子有言,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族伍。
臣不敢想丞相之位,但亦有所抱负。
此前一直在中枢,不知地方。臣愿到一下县任一县令。”
千石的县令?
除了长安令、洛阳令之外,哪还有几个县的县令是千石以上的官儿的?
许延寿所言前往一个下县担任县令简直就是开玩笑了。
左将军岂能不知道许延寿所想?
在左将军上官桀看来,许延寿说他自己想去下县任县令,其潜台词就是想去个好的郡任太守。
太守乃是两千石的大员了,或许因为郡国大小不等有中两千石、真两千石、两千石以及比两千石不等。
但确确实实乃是大汉的高级官员,非要类比的话,那就是现在的省委一把手的角色。
按照道理说,不是没有从六百石的刺史一跃而起直接担任太守的,如隽不疑便是因为平叛有功,从刺史直接变成了两千石的大员。
许延寿这么个千石的光禄丞外放升迁为两千石的太守也算是合情合理。
但是关键是许延寿太年轻了,如今也不过十二三岁。
可以想象一下,十二三岁担任一个省的大员是什么概念,毫无疑问,肯定会引来别人的质疑。
但是左将军没办法,还是只能开口顺着许延寿的意思说道:“诸位,瑞侯自先帝时任郎中起,其所作所为,皆有目共睹。如今又做出一番成绩,可谓年少功高!昔日冠军侯不足弱冠任职骠骑将军。我看今日可令瑞侯牧守一方,也是一番佳话。诸位以为如何?”
上官桀说完,看了一眼众人。
汉昭帝也没说话,众人也相互看了看,却也没有言语。
当即场面有点冷场。
霍光见此,开口道:“诸位可以议一下左将军之言。”
这句话一点倾向都没有。
但是没有倾向就是倾向,说明霍光并不反对此事。
当即上官桀的人开口道:“左将军之言有理。我看可以试试。”
然而此时桑弘羊却开口道:“我看外放为太守不如继续留在中枢。搜粟都尉、水衡都尉皆可令瑞侯尽职。”
显然桑弘羊看上了许延寿搞钱的能力了。
水衡都尉是汉代主掌皇室财政的官吏。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始设置水衡都尉,下属钟官、辨铜、山林、技巧、等官,掌上林苑,兼主税入和皇室财政的收支以及铸钱。
与少府性质类同。武帝元鼎四年,重行整顿币制,下令禁止郡国铸币,废止白金币,责令郡国把以前所铸之钱一律销毁,所得的铜运到京师,由水衡都尉所属钟官、辨铜、技巧三官负责铸造新的五铢钱,通行全国。称三官钱,由于钱质量好,便于流通,使西汉政府的财政情况大为好转。
甚至不仅仅是西汉时期有这个,后世东汉虽然裁撤水衡都尉,其执掌归入少府。关于水利航政的部分,则归都水使者。但是三国魏有重新有了,但是却不管钱了,而是掌水军舟船器械,晋以后不常置,南朝宋曾置水衡令。唐曾改都水监为水衡都尉,旋复旧称。水衡名称的由来,据汉书百官公卿表应劭注:“古山林之官曰衡,掌诸池苑,故称水衡。”
搜粟都尉掌管生产军粮等事。韩信曾任此职,史记淮阴侯列传载:“滕公奇其韩信言,壮其貌,释而不斩。与语,大说之。言於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上未之奇也。”
两个官职都和钱财有关,岂不是看上许延寿搞钱的任你管理了?
大汉都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