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主府,上官桀召集众人准备议一下朔方战事,许延寿自然也已经得到了消息。
到达帐中,众人都已经到了,许延寿也赶紧坐在自己的位置之上。
待许延寿到达,人正好到齐,上官桀这才说道:“诸位已经到期了,讨论一下这匈奴该怎么打?”
此时军司马范明友道:“左将军,还用讨论,直接向朔方出击便可,我大军数万,区区匈奴不足为惧。”
此时军中长史王莽皱眉道:“军司马,此时我军中军粮仅够三月可用,若直接出击,久追匈奴不下,若无补给,恐有不测。”
护军都尉赵充国看了看地图道:“此前贰师将军失利,失我大汉数万精锐骑兵。若骑兵在,可逐而攻之。但……”
说到这,后面的话赵充国便未多说。
上官桀也看着地图思索起来,此时他眼角的余光看到了正陷入沉思的许延寿。
当即心中一动道:“军御史可有何良策?”
许延寿听此有些意外,但还是站起来开口道:“此前,我曾向我直属部曲一百余人讲述过我熟读石渠阁兵书所总结的一些纸上谈兵的经验。
第一条便是战争是政治的另一种手段。
因此我们应当考虑匈奴为何要攻打我朔方?”
上官桀一听,对许延寿的说法颇为感兴趣,道:“军御史可继续说下去。”
许延寿组织了一下语言道:“根据匈奴情报,此前,贰师将军李广利,投降匈奴后,因卫律之言,匈奴单于杀害李广利祭神。李广利临被杀时,怒骂道“我死必灭匈奴!”
也不知李广利诅咒真的生效还是其他原因,李广利死后,近些时日,匈奴接连数月雨雪不断,家畜死亡,百姓疫病不断,种植的黍穄也无法丰收,听说现在单于害怕了,为李广利建了祠堂祭祀李广利。”
上官桀点点头道:“我听说过此事了。可怜贰师将军卑躬屈膝以换取一命,竟然落得此等结果。”
许延寿道:“左将军,此非重点!重点乃是匈奴近些时日,家畜死亡,粮食歉收。
且我大汉三年未曾犁庭扫穴,匈奴人口剧增,这定然导致匈奴粮食不足,若不做点行动,恐怕匈奴子民要被饿死了。
此番匈奴攻我朔方,目的已经很明显了,一来为消耗其无法承受的人口,二来若攻破我朔方城池获得一些粮食最好,若城破无所收,也可携破城之势,和我大汉议和,换取其生存空间,甚至还能因此向西震慑西域诸国,向东震慑乌桓,壮大匈奴声势。”
众人听许延寿之言,不少人竟然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而上官桀却面色平静,显然也猜测到了匈奴进攻大汉的原因。
但纵然如此,上官桀还是露出极为欣赏的表情,接着点点头示意许延寿说下去。
许延寿继续说道:“左将军,无论如何,我等定然不能令匈奴破城成功。”
上官桀点点头道:“军御史,既然匈奴有此目的,为何数十日围攻朔方不下,却并不选择其他城池?”
许延寿也是颇为不解,但许延寿还是将自己并不成熟的建议全盘向左将军上官桀说出来:“左将军,我大汉之军与匈奴之军相比。会战我大汉之军可以一当三,甚至以一当五。
但匈奴之军尽皆骑兵,我大汉之军多为步卒。
其聚散如云,机动性极强,野战空旷之地,十万,数十万人围攻我等数万人,久守必失。
李陵、李广利等失利尽皆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想,匈奴定然也是准备如此打算,对战我之军队。
因此其围攻朔方不下,或并未强攻,而是以朔方为诱饵,吸引我等主动前去救援。
其主力以逸待劳,攻击我援军与荒野之上。”
左将军听此一拍桌面,大声道:“军御史说得好!”
此时王莽也露出了笑容点着头,显然对许延寿的这一番分析颇为认同。
军司马范明友道:“我等可行何策略解此围?”
许延寿道:“此围点打援之法。
大汉都护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