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的,“义从”的释义也有待商榷,董卓说孙坚带的是“乌合义从”,但在孙坚起兵之初,只是募集了淮泗精兵以及同乡少年,可能是在凉州作战的经历让孙权收集了一些羌胡士卒,也可能是单纯的与“义兵”意思相同。此外,赵云在投奔公孙瓒时,也带着“义从吏兵”,这里的义从可能是胡人,也可能是没正规建制的义兵。
而东汉末年的这位公孙瓒,若说血统高贵的话,已经是八百年前的事了,反正有高人推测出了其出身,转述一下原话:南朝范晔所着后汉书公孙瓒传说:“公孙瓒,字伯珪,辽西令支人也。家世二千石。瓒以母贱,遂为郡小吏。
家世两千石,封疆大吏的俸禄了,在东汉桓灵二弟时期,没点家底要当州郡干部,估计比锤子手机卖5000块还难,所以,这家是个壕,毋庸置疑。家族当地有背景,辽西令支人,治今河北迁安市,生母出身不好,所以公孙瓒仕途开始,只能从职员做起。不过在政治生涯开始前,家族还是颇为照顾他,给他寻了个老师,叫做卢植。
这里可以侧面验证一下蜀汉昭烈帝刘皇叔的皇族背景,因为他恰好是公孙瓒的同学,是不是同一届的天晓得,但是推断一下东汉那种年代讲背景讲出身讲家世的氛围,可以认定:这两家伙是同一层次的,血统不错,背景也可以,就是,硬性条件有缺陷,公孙大哥,生母一般,玄德小弟,转职做生意了,从事着不怎么被看好的传统编织行业,貌似业绩也不咋滴。所以他们安排在同一期。
比较一下大将军何进手下的八校尉:袁绍、曹操都名列其中,比比家境,说明排资论辈,古人很重视。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