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隋唐两代建立完善了科举制,士族门阀衰落已是不可逆转了。唐高宗“废王立武”之后,士族门阀彻底退出了政治舞台,只能靠家谱和“卖女儿”维持糊口,最终在五代十国时期彻底消失了。
东汉之后,中国实行的是以门阀士族为主的“皇权贵族”的统治模式,从宋朝开始,则实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皇权官僚”的统治模式,两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前者代表着门阀士族对权力的垄断,而唐朝,恰好是两种模式的过渡时代,也是门阀士族逐渐衰落的时代。
从东汉到唐末700余年,宫廷中的所有达官贵人,都只是表面现象,他这些所谓的显贵背后,撑腰的是“门阀士族”。
门阀,是门第阀阅的简称,门第就是人的家世出身,阀阅则是家世的功绩和阅历,士族就是时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士族合起来,就是指拥有权力的世家。
门阀士族萌芽于东汉,兴盛于魏晋曹魏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员只看家世出身,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诡异局面,直接导致了门阀士族对权力的垄断。这些士族又互相通过联姻彼此扶持,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贵族门阀特权制度。
纵观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实际上就是一场门阀士族的争霸史,曹操出身官宦,刘备贵为皇族,袁绍更是四世三公,荆州和益州的刘表、刘璋,也都是皇室宗亲,江东的孙氏,则代表了江东门阀,最后由司马氏捡漏,在争霸中胜出,建立晋朝。
东晋南渡,受益于九品中正制,琅琊王氏的势力足以与皇族司马师共分天下,形成了“王与马,公天下”的局面
南北朝时期,南朝本质上是汉人政权的延续,士族制度自然也被继承了下来,而北朝,由鲜卑族建立的北魏发端,北魏皇帝也十分重视士族,集中在范阳卢氏、清河崔氏、颍阳郑氏、太原王氏四大士族。
南北朝后期,门阀士族有所没落,但到了隋唐又再次兴起,以地域划分,可分为山东、江左、关中、代北四大士族,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山东士族,也叫关东士族,即所谓“五姓七宗”:博陵崔氏、清河崔氏、陇西李氏、赵郡李氏、范阳卢氏、颍阳郑氏、太原王氏。
。。。。。。
甄逸看着秦烈,微微的笑着,道:“将军如此少年就是侯爵,怎能没有家室,况且我中山甄氏在此地颇有名望,若是我们两家结好,这中山境内,定可以极为安定,内外齐心!”
“这”
秦烈怔了一下,确实,自己南征北战,立了不少战功,回头一想,自己连一个家室都没有,在这个世道,自己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自己满脑子思索的问题就是怎么活下去,从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甄逸看着秦烈,见秦烈没有说话,料定秦烈没有家室,徐徐道:“不知将军父母可健在?”
秦烈道:“双亲在我幼年是便去世,就连我这个将军爵位都是自己打拼出来的。”
甄逸这时候面露敬佩之色,道:“将军靠着一己之力,获取侯爵,这份本事,古今罕见!”
“甄大人过奖!”秦烈有些不好意思。
秦烈虽然不是门阀,可是在这乱世却有着比门阀更为厉害的手段,那就是军事。
按理说,秦烈有了爵位,就是有了自己的门面,完全可以自己立下门户。
门阀制度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种,发端于周秦,兴盛于魏晋,衰败于唐末。在魏晋时期,由于采用了陈群制定的九品中正制作为国家选择官吏的标准,致使门阀制度达到了顶峰,门阀世族完全把持了官吏选拔之权,在选拔过程中,才德标准被忽视,家世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甚至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好处占尽的门阀世族自然是时人艳羡的对象,那么要想成为门阀世族需要什么条件呢?
三国之纵马十三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