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这个时代,除了皇帝,换成谁来,见到孙思邈,都会以下官自居。这个是封建时代的特色决定的,就是年纪越大,越有特权。而孙思邈不但年纪大,更加的德高望重之人。长孙无忌就算贵为司空,也不敢在他面前托大。
“原来是长孙司空,贫道有失远迎,还望恕罪。”孙思邈问道,”不知长孙司空来贫道这里有何要事?”无论抓没抓到纪岳,他都必须问上一句。
长孙无忌说道:“孙神医,实不相瞒,下官来此是请您出山救人的。”然后便将杜如晦已经病入膏肓的事情说了出来,大唐的所有御医已经经过会诊,没有一人能够治好,他们便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孙思邈身上。
听闻此事,孙思邈犯难了。他是一个医者,治病救人乃是本分。可是现如今庄稼还没有彻底成熟,实在是离不开人。想了一下,说道:“长孙司空,实在抱歉,贫道没法和你下山。”
长孙无忌脸色一变,急忙问道:“孙神医,这是为何?”
孙思邈叹了口气,说道:“长孙司空,并不是贫道不想下山救人,实乃是离不开。请长孙司空移步,随贫道过来。”
长孙无忌没办法,只得跟随孙思邈过去,倒是很想听听他有什么说辞,到底有什么事情能比得过救治杜如晦的。
这个问题,在孙思邈看来,杜如晦的重要性远远不如三种庄稼。杜如晦纵然身为大唐左仆射,位高权重,辅助君主,治理天下。但他的治理,能让全天下的百姓都不饿肚子吗?不能。而三种庄稼却能。所以当那时,就算没有杜如晦,百姓们吃饱肚子,岂不离天下大治不远了,远超前朝,甚至达到孔夫子所谓的“天下大同”。
如此看来,杜如晦如何能够比得上三种庄稼的重要性,更何况现在杜如晦已经病入膏肓,就算孙思邈下山,也未必见得就能将他救治过来。死了的杜如晦,就更加不如三种庄稼了。
所以左右权衡之下,孙思邈只好先照顾更加重要的了。
小小的一个篱笆院,片刻间就站满了人。他们也是好奇,孙思邈拒绝长孙无忌的理由。在他们看来,还有什么事能比救治杜如晦的性命更加重要的。
孙思邈指着叶子已经逐渐老化的三种庄稼,说道:“长孙司空且看。”
长孙无忌低头看过去,不太明白,这不就是庄稼吗?有什么好看的。但孙思邈既然让他看,也肯定是有其用意的,不可能是平白无故的。可是长孙无忌拧着眉头,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个所以然来,就是觉得这些庄稼有些陌生,不知道是何物。
“这是……”长孙无忌不懂便问。
“长孙司空,这里总共种植了三种庄稼,这是花生,这是土豆,这是红薯,又称地瓜,是贫道那个不消弟子纪岳从化外之地带来的。据他所说,这三种庄稼的产量很高,而且还不挑地,很贫瘠的徒弟都可以种植。”孙思邈缓缓道来。
“可是当真?”长孙无忌大吃一惊。产量有多高暂且不说,就说在贫瘠之地都可以种植,这般算下来大唐又有许多可以利用的土地了,这一年将会增产很多。
孙思邈又道:“这些其实还不是最重要的。”
长孙无忌听了这句,差点没将舌头咬下来,连这都不算最重要的,那哪算最重要的?
孙思邈说道:“重要的是它们的产量都很高,尤其是土豆和红薯,据我那徒弟所言,亩产可达三石。比我大唐目前种植的所有庄稼都要高产。”
“什么?”听了这个数字,长孙无忌顿时就瞪大了眼睛,如果这一切都是真的,可不单单是可以利用更多的土地,而是可以让亩产更高。
“此言当真?”长孙无忌问道。
孙思邈说道:“这些都是贫道的徒弟说的,但贫道相信他。”
一句话就足够了。
长孙无忌却是半信半疑的围着这些庄稼转了一圈,又用手摸了摸叶子,实在看不出来,这小小的一棵植物,竟然可以有这么巨大的产量。
找死的大唐后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