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闹的声音随着离国子监的地方越近,声音越小了下去。
沿着国子监的桃李园往下西行几百步,有一条清澈的溪水,而且两边翠竹挺拔的很。
不少的才子佳人和一些达官贵人的子女也都来参加了,小路两边挂着不少的小木牌,都是空无一字的木牌。
不远处的亭子中,有仆人举着一张白纸道:“我家公子又做了一首诗。”
陶一仙一直在程家,她哪里见过这种,今儿呢又是一身丫鬟装打扮。
跟着陈昭倒也有些收敛,就是遇上不懂得字和诗词就指着牌子问道:“陈昭,这个怎么读。”
“叫陈公子。”
“陈公子呀,这个字是怎么读的啊”陶一仙说话间,陈昭感觉自己腰里的肉就被她给掐下来了。
两人顺着小溪前行,陶一仙东瞅瞅西问问,陈昭不耐烦的道:“你少说点话。”
“不懂就问,不知道吗,我的陈大公子。”
陶一仙不满的抱着胳膊,自从跟着他进了秋池水墨后,他就眼睛不停的瞅瞅瞅,连万菊园都没有到呢,就说她。
看来文朝的男人没有一个好东西呢,见了女子都爱看,这个陈昭好像也是。
真想狠狠地踩他一脚。
不过陶一仙很快将她的这个想法给扼杀了,今儿她自己可是有任务在身当陈昭的丫鬟。
实际上这是来金陵后她第一次与陈昭单独出来,心里隐隐的还有些高兴。
越往前走,人也越来越多,旁边的画作也越来越多,还有很多是才写的诗词。
其中有一首是陈昭在熟悉不过的东西了,便是一副巨大的白纸上面。一剪梅里的那几句。
“画中画的女子很聪慧,眼神盯着天空,不知道在憧憬什么,将这首词的愁画成了另一种。”陈昭看完后道。
“公子,这不是你在孟州与吴耀比试时,做的一剪梅吗,竟然被写在这里。”
“对,还做了画,难得。”
两人渐渐走远,大白纸后的树丛里走过来一个女子,带着两个丫鬟道:“这画总是感觉少了一些意味儿。”
“回郡主,这画是不是少了哀愁。”小丫环道。
秋池水墨的人越来越多,陈昭眼睛在人群找来找去,这个安和郡主也不知道在哪里。
五好小书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