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命令的薛刚不由兴奋起来,这一刻终于来临了!
“全体,预备!”薛刚举起手中的马槊,士官把他的命令传到每一个战士耳中。
“出发!”在他的动作之下,第一队的战士们都横刀在肩,小心的控骑前行。
“加速!”第一师骑兵战士都是开始催动马速,战马四足翻飞,近万匹战马一起奔驰的威势犹如雷霆霹雳,整个大地都抖动起来。
交战双方的士兵都屏息敛声,看着两支骑兵慢慢靠近,整个战场只有急速的马蹄声。薛仁贵目不转睛看着慢慢推进的御林军骑兵师,心都提到嗓子眼了。虽然事前薛将军对骑兵密集冲锋有很大的信心,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是胜是败还要在战场上验证!
御林军目前只有2个骑兵师,2万多骑兵,战马4万匹,消耗很大,这是青海御林军扩充的极限。唐志在编练骑兵的时候,把横扫欧洲大陆的拿破仑的骑兵部队的经验搬过来了。
法军骑兵的编制极为讲究,一名军官在前,负责引导骑兵前行,并掌控正面大量军官和士官安置在士兵们中间,使得士兵们在调整队形或者发起冲击时能够保持严密的阵型最后一排则起到监督和推动骑兵前进的作用,防止士兵在面对敌军时停滞不前或掉头逃跑。在骑兵的编制中,大量军官和士官犹如铁锁一般将骑兵们束缚在一起,使他们能准确的按照命令发起突击或撤离或重组。
在拿破仑时代,一个标准的法国轻骑兵中队应有232个骑兵,其中包括8名军官、28名军士、192个骑兵和4个号手,军官与士兵的比例达到了1:5444。相较于同时期俄军骑兵的7765,普鲁士骑兵的5600,英军骑兵的6143,奥地利骑兵的7770,法军骑兵有着更高的军官层比例,这意味着法军骑兵中队的长官们对他们的部下有着更强的控制力。
因为需要大量的士官,薛仁贵在结古镇专门组建了骑兵士官学校,培训了大量的有文化的牧民骑兵士官。良好的组织结构加上较高的军官士兵比例,给了骑兵正面及两翼较强的控制力,确保了骑兵能在完成冲击后快速集结并重整队形,然后迅速发起第二轮冲击。
由于骑兵的杀伤力主要来自于冲锋时产生的威力,所以在古典和近代战争中,两支骑兵部队在交手陷入厮杀之后会不约而同的撤退重组阵型,然后再发起冲击,依靠连续不断的冲击击败敌军。
吐蕃骑兵排成锥形冲锋阵,前锋尖锐迅速,两翼坚强有力,最前面一个蓬头大汉挥舞着一个硕大的狼牙棒,其他吐蕃将士各持扎刀、提刀、大斧等等各种兵器大呼大叫,像一群发疯的牦牛,很快把速度提高到极致反观御林军骑兵,全身都包裹在棉甲里,只留下一小块脸部,手中举着统一的制式唐刀,没有叫嚷,只是排着密集整齐的3个方阵慢慢加速,越来越快,像3堵快速移动的厚厚的刀墙,修长的唐刀在阳光映射下发出一片令人心悸的冷光。
在骑兵训练的时候,唐志告诉薛刚和苏远征,骑兵冲锋的时候有的部队大声呼喊,有的却无声无息,像一个冰冷的没有生命的杀戮机器,刻板、冷血、不在乎自己的生命,也不在乎别人的生命,这种队伍给敌人的压力最大。你们会选择哪种呢?不出意料,他们都选择了第二种。
看着御林军的密集方阵,禄东赞心里冒出不妙的念头,果然,随着两军快速接近,来势汹汹的吐蕃骑兵看到对面厚厚的冰冷的无声的刀墙,他们和胯下的战马下意识地都选择了避让,本来就疏松的队伍出现一丝紊乱。没过多久,吐蕃的骑兵狠狠地撞在第一道墙上。
第一骑兵师在薛刚的率领下,和吐蕃骑兵狠狠冲撞在了一起。薛刚本身力气就很大,跟着唐志训练了这么久大杆子,手底下的功夫更上一层楼。古代冲锋讲究将对将,薛刚在开始就瞄准了这个锥形阵最前面的家伙,他的护卫队都是手持马槊。要知道马的速度非常快,马刀是最容易掌握的武器,能够在骑兵对决中使用枪、槊之类的以点破面的武器,武艺都是非常高的。
初唐闲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