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没想到唐志竟然说出这样一番高论,娄师德问:“为民一方不是教化第一吗?行仁义不就能等到百姓的拥护吗?”
“地方上发生饥荒,你说圣贤书能解决问题,还是粮食能解决问题?朝廷赈灾是送粮食去还是送圣贤书去?”
娄师德恭敬道:“小子受教。”
唐志走到猛将兄面前一拱手,猛将答道:“某甲张柬之,字孟将,襄州襄阳人。”
张柬之?又一条大鱼,这家伙后来乘着武则天生病,发动神龙政变,拥立唐中宗李显复位,复辟唐朝,确实是一位猛将。
“猛将兄,刚才你说自己很迷茫,不知取舍,其实没有是因为摆正自己的位子。圣人之学好不好呢?当然好。圣人之学应不应当发扬呢?当然应当。那我们在生活中如何摆正道与术的关系呢?道因术而显,术以道而成。老子、释迦佛都是证道者、悟道者,他把自己证悟的东西讲出来,让有缘人去修行,这是修道者。
但不是每个人都可以修道、证道的,我们都是凡夫俗子,我们做不到无为,所以也就做不到无不为,所以我们只能老老实实从术入手,认认真真,实事求是地一步步去检验、实践,这才是我们应该有的学习方式和工作方式,不能希望自己一夜悟道,百窍全开,万法归一。圣贤书只是一盏指路明灯,照耀我们前行,让我们不为眼前眼花缭乱的时事万象所迷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指路明灯。
我们专心工作,供养修道者专心修道,让佛家、道家的法脉不要中断,这叫各安其份。将来我们修道机缘成熟了,我们再去出家,别人来供养我们,这样就摆正了两者的关系。要不然僧不僧,俗不俗,道不道,术不术,不上不下,不伦不类,文不能安邦,武不能定国,那就成了一个废物。”
张柬之豁然大悟,恭敬礼拜曰:“小子受教。只是为什么老子要推崇小国寡民的生活呢?”
唐志道:“他是给修行人说的。上古时期人的道德水平很高,福报也很大,食物充沛,大家都没有什么欲望,也就没有纷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后来人的道德败坏,天灾人祸也多了,食物稀少,欲望增加,是非纷起,战争不断。只是人类回不去上古时代了,这个时候怎么办?修道者可以远离人群修行,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要学习这些奇技淫巧,抵御外侮,富国强兵,要不然突厥人拿着刀剑杀过来,我们用什么抵挡?用天灵盖吗?”
张柬之赞叹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以前听说九郎开办学校,我们都嗤之以鼻,现在看来我们才是井底青蛙啊!将来我倘有请益的时候,请九郎一定不吝赐教。”
“好说,好说,我们互相学习。”
娄师德问道:“九郎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何理解?”
唐志道:“中学为体,就是以中国先圣的思想为中心,为主导,其中包括释迦佛祖。老子提倡道德,提倡人和自然和谐共处,释迦佛说因果报应,众生平等,提倡五戒,儒家说仁义礼智信,这是做人的最基本的标准,说的也是道德,所以人的道德才是根本的。人的道德高,人灾人祸就少,所以老百姓说要修善积德。
西学或者科学,就是术数,术数没有好坏之分,就像一把宝剑,可以杀人,亦可活人,关键就看持刀人。佛家的修行者要发四大宏愿,为如父如母的众生而修行。我们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思想,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学习,为中华民族的生存而奋斗。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父母,都是我们的兄弟姊妹,都是我们的父老乡亲,这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出发点,也是我们一切事业的归宿。有了这个宗旨,我们手中的术数才能造福社会,要不然就是动乱之源。”
唐志的回答短小精炼,其实都是后世老生常谈的东西,但是在大唐可是震耳发聩、发人深省,一时间这些年轻人都踊跃提问,把自己平时困惑的问题都提出来让唐志回答。刚才张柬之说了,今年的科举策论可能就是这个,唐志受到朝廷的重视,那就说明他的观点也受到朝廷的接纳,至少不反对。
“请问如何摆正义和利、德和法的关系?”
初唐闲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