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琴羞红了脸,娇嗔道:“哪有?把人家想得那么坏。大哥哥,我也要学形意拳,你教我好不好?”
其他小伙伴也一起嚷着要学,唐志和他们年纪相仿,也不会摆老板的威风,而且他们都看准了,只要宝琴在场,唐志都不会发脾气,所以也提出这个要求。据说不久大家都要脱贱籍,这得是多大的恩惠啊!大家只有心存感激。
对于宝琴的要求,唐志一贯没有免疫力,除了宝琴还有几个小姑娘,其他人都没有读过书,这对于文工团的建设发展非常不利。
“那好吧,我会派人来教你们形意拳,你们都算形意门的外门弟子,还要读书识字,我都会派人来教你们,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是!东家。”
“叫我团长。”
“是,团长。”
元旦在唐代又称元辰,端日,三元,元硕。各地皆火城、傩戏,送社,进献长辈五辛盘吃,大家都饮用屠苏酒。又食用胶牙饧、春饼等,馈送鸡丝蜡燕粉荔枝。又有以盘盛柏叶一支,柿子桔子各一个,从中分开请亲朋分享,寓意“百事吉”。又有“服桃汤”“贴画鸡”“烧鹊巢”“造华胜”“嫁枣李”“视富贵”“弹鬼丸”等俗。
大唐现在还没有贴春联的习惯,唐志让人在潇湘馆、得月楼和几个店铺贴上春联。
潇湘馆: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得月楼: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楼。
麒麟轩:占天时地利人和,聚九州四海财宝。
豆腐坊:斗柄斡旋移月令,江河鼓荡沸雪花。
文工团:汉代衣冠晋代曲,今人面目古人心。
铁匠铺:风动一炉火,锤击万点金。
……
新年新气象,唐志在自己的院子门口贴上了一副春联:喜迎四季平安福,笑纳八方富贵财。
后来他老爹看见这副对子臭铜十足,嗤之以鼻,酝酿了半天,最后在自己的院中也贴上一副对联:人寿年丰家家乐,国泰民安处处春。
看这对联就知道他是一个古板无趣的人。这还不算,为了讨个喜庆,他还到阿翁唐俭那里要了一副对联贴在唐府门口:春回大地千山秀,日暖神州万物荣。
这一下就不得了,唐府大门贴了春联,增加了不少喜庆,大概是唐九郎的主意。唐九郎是善财童子,大概这是招财进宝的法子?咱们也不能吃亏,要不然好运都让他家得去了!
于是周围的王府公府都贴上春联,这样影响了一大片,带动了长安城春联的风潮。有些消息得来晚的,到第二天才知道有春联迎春一说,后悔不迭,不过现在补上也不晚,于是赶紧拿出红纸写上。于是大年初一很多卖字先生也摆出摊子,竖起招牌:“代写春联,招财进宝。”
年前祭祖,吃团圆饭,唐志俨然成为唐家第三代领军人物,七姑八婶都围着他说好话,第四代的几个小家伙都来拜年,他们都知道自己这个叔叔赚了大钱。当然,唐志早有准备,拿出红头绳串好的压岁钱分给他们,一串一百文,让孩子们喜出望外。
唐代的除夕之夜与元旦之晨是一起过的,也就有了“守岁”的习俗,人们从除夕之夜一直到元旦天明,都要聚在一起。唐俭老阿翁岁数大了,早早睡下,唐志和父亲一起守岁,父子俩一起盘在炕上喝小酒。这种情况很少见,也是唐志长大成人,唐善识把他当成人来看。
因为唐志对巧云另眼相看,所以姨娘陈氏对巧云特别客气,叫了两个丫头凑了一桌在另一个屋子打麻将。还有唐善识的3岁的儿子唐昊,1岁的女儿唐敏被奶妈带着在另一个屋里,不会有影响。
现在开发南海传得沸沸扬扬,各家都划分好了势力范围,就像当年周朝分封一样,互相之间相距遥远。唐家分到偏僻的菲律宾,大家都认为唐家吃了大亏。现在海船只能沿着海岸行走,阿拉伯的过海牵星术还没有发明出来,谁也不敢横渡海洋。
大海是个危险、神秘的地方,大陆中有许多大海的传说,有人说海中有大海怪、有火山、有宝山,海的尽头是和天连在一起的,走到大海尽头就可以上天了。
初唐闲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