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除了填鸭式教育之外,还会举办讨论会,有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互相辩论。这一招主要是效仿藏地寺院因明辨经的方法。
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也是用这个方式。哈佛认为,总经理是企业的总指挥,他的能力与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要在短短两年里培养出总经理式的人才谈何容易!哈佛教育的价值在于:把通常需要多年工作实践方能获得的经验浓缩到两年课程里,将涉世不深的学生“催熟”。
在两年里,学生们要分析八百多个案例。而制作和设计这些经营案例的,既有哈佛大学的教授,也有该校的毕业生,还有其他有关的研究者。为了保证这些案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所有案例在正式列入课程之前,都要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一个案例通常要讲两、三节课,每节课80分钟。
每节课开始,任课教授首先指定一个学生起来说明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或者指出实现公司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所给的时间一般是10—20分钟。
然后其他学生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以及在哪些地方比第一个发言者更好。学生们为了能争得发言的机会,往往是你喊我叫,互不相让。教室里经常乱作一团,教授则努力控制局面,引导发言。但往往总有不少学生,不顾教授的提议,仍然在那里唇枪舌剑,有时教授不得不采取威吓学生的强硬手段,以便使讨论能够按照正常秩序继续进行下去。
案例分析教学法,是力图把学生置于一个实际经营者的立场上,从实战的环境出发,来学习什么是经营和如何经营。发给学生的讲义和资料,靠死记硬背是绝对消化不了的,要想把课程内容真正学到手,就必须每天晚上读完2—3个案例,还要对它们进行详细的分析,并作出笔记。要充分准备好一个案例,一般需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没有一目十行的阅读能力和超人的分析能力,是根本吃不消的。
案例教学不重视是否得出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这颇似电视台的大型辩论会,取胜的一方不是因为其观点如何正确,而是因为其辩论过程的精彩。每个案例涉及的问题都必须由同学们进行分析、解释和讨论。事实上,久经推敲的案例中,已经隐含了几种在真正的管理者看来是科学合理的行动过程,对学生起着提示和引导作用。
案例教学迫使学生们必须在自己的学习中发挥积极主动性,这种参与性的、苏格拉底式的方法让学生们学会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中国填鸭式的教学不同,唐志的沿革地理教学方法就是取之于哈佛的案例教学。因为没有现成的案例,所以有些是唐志提供的,有些是弟子们提供的,这些家伙的祖辈大都数是将帅出生,对于历史上的战例和战场上的地理环境都有很深的理解。
比如说到关中的沿革地理,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地缘板块——陇右,这里是秦王朝的发家之地。陇右在关中平原的西侧,居高临下,六盘山又是产马之地,地理位置特别重要。
《读史方舆纪要》:“(陇右)翼蔽秦陇,控扼羌戎。盖其地山谷纠纷,川原回绕,其俗尚气力,修战备,好田猎,勤耕稼,自古用武之国也。诚于此且屯,以守以战,东山秦陇,而雍歧之肩背疏;南下阶(今武都)成(成县),而益之咽喉;西指兰(兰州)会(会宁),而河湟之要领举。巩昌非无事之地也。夫欲保关中,先固陇右;欲固陇右,巩昌岂非都会之所哉!”
由此可见,陇右的战略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一旦占据这里,可获得陇右甚至羌胡的优良兵源,以及组建骑兵的战马,西凉铁骑可是大大有名的。战马这个物种很特别,一是需要生活在高寒之地,二是需要驰骋的牧场。
南方温暖的地带培育不出战马,一般骑乘可以,上了战场就是弱鸡。这也是为什么宋、明军队失去了幽云十六州和河西走廊之后,成了短脚鸭,打赢了追不上,打输了跑不掉,只有被动防御。
陇右这个地方有一个很有名的案例,就是当时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祁山,这个战略的成功性有多少?还有蜀国大将魏延提出走子午道,这个战略能不能行得通?
初唐闲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