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要全身关节、骨骼微微的抖,和白蜡杆大枪一起抖,枪和人抖成一体了,肌肉有张有弛,轮流地休息着,要端多久都行。若是练得更好的,手不见动,枪头就能舞起来。“抖大杆子是用来练听劲的”,这句话千金不易。
枪的握法是“枪不露把”,握枪的手要抓着杆子的最末端,一点木头都不露出来。这样握的好处是,第一是在往回抽枪时不会打着自己,更重要的是枪和手臂劲路相通,这样才能听到枪端的力。练大杆子,有几个方面的功效:
首先,就是练筋骨,在快速磨练筋骨本力这方面,习武初期,恐怕没有任何方法能出抖大杆子之右。四米长短的大杆子,普通人,要平端个十秒八秒的,恐怕都是难事,而要抖动起来,那是难上加难!一个大杆子,由人手持一端,其实就已经形成了一个杠杆,而要运动起杠杆的另一端,就要求人体的筋骨构架高度的参与协作。
其实,在这个过程中,人握把的手,是一个短支点,支点到发力端的距离越近,那么就要求发力端有更大的力产生;同时,抖大杆子的发力模式,让人的脚和握把的手,也形成了杠杆的两端,而身体在这个过程中,却成了支点,事实说明,杠杆需要更强的撬动力,要求支点越加的稳固。人体在这个过程中,筋骨构架会很快的进行适应和调整,而趋向一种更加稳固和扎实的,有利于力由脚到手的活性结构。
第二,那就是以杆运人。转力为劲。以杆运人,就是刚刚抖大杆子的人,会在一段不短的时间内,都无法自主控制到大杆子的抖动方向和频率,因为大杆子具有极高的弹力,一动就会乱颤乱走。即然无法控制,那就去感受!大杆子自己会动,那就让它动,在它动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它的频率,感受它的运动方向,去跟着大杆子走。以杆运人,其实就是以杆练人,在这个过程中,人身上的僵劲,自然而然的,就被纠正过来了,人体身上就会产生一种活性的,本能懂得顺应变化的劲。其实,这种改变当中,有着太极拳听劲的道理和功夫。
当活性的劲产生了的时候,的本力也就跟着产生了,就进入了抖大杆的第三个阶段:以人运杆。这个时候,才是人在用杆子。练过了“大枪桩”,就能听到自己的枪了,这枪和人就有了感情。一摸枪杆你就知道枪想干什么,任何加在枪头上的一点小小的力量你都能感觉到。杨露蝉之子杨班侯能用大枪点死玻璃上的苍蝇而玻璃不碎,可见其听劲之好,枪法之高。
大枪练出了听力,两马相交,兵器一碰,大枪有如灵蛇,顺着对方的兵器就钻进去了,大将杀敌从来只此一招。白蜡杆大枪只要有能量,就没有破绽。靠白蜡杆的弹性枪头的旋转非常迅速,敌人无机可趁。就是以一敌二也不怕,腰一发力,枪头摆个一百八十度,能同时荡开左右两边攻来的兵器。枪头摆圆了,就是射来的箭雨都挡得住。
当然,这些理论要通过练习慢慢教给他们,不过现在先要立威,要让这帮小子们知道形意拳的厉害。
“张浩,你去拿两副藤条护具来,我来告诉你们什么是形意枪法。”唐志喝道。随后看着一旁笑盈盈的巧云和来福:“巧云、来福,你们把其他事情都安排下去,也要来练习。”两人立马变了一张苦瓜脸。
唐志和张浩两人把护具穿戴好,分两边站立。唐志拿着一根丈长的白蜡杆,张浩手握木头长枪,铁枪头去掉,枪头被布包裹。众人围着一圈,都想看看唐志吹得神乎其神的形意门是怎么回事。
一声令下,两人握枪迅速挺进冲刺,唐志双手一抖,白蜡杆将木枪一拦,一拿,一扎,三个动作一气呵成。张浩的木枪被挡在一边,空门大开。“呯”一声,白蜡杆回弹扎在张浩的胸口。张浩大惊,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己就这样败了?其他人也是莫名其妙,就这么简单几下,就把人打趴下了?
再来!张浩提起精神,出枪快如闪电,向唐志刺去。唐志将白蜡杆往木枪上一搭一扎。“呯”一枪扎中张浩的肚子。张浩不信邪,再来,“呯”,两杆枪只要一搭,接下来唐志就是一扎,怎么也拦不住。
初唐闲公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