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丞道:“除却鲥鱼,乃是三品以上大员有,其余来往的老爷们皆是这标准。这也是鲥鱼太过珍贵的缘故,在江南,此鱼一年只过一遭儿,这还是因为临清码头乃是贡船的换冰之处,小驿这里才有几尾鲥鱼。”
张敬修笑着道:“据闻这鲥鱼吃到牙缝里,剔出来都是香的。本官只不过是从六品,为何今日有此口福可享鲥鱼?”
驿丞陪着笑脸道:“翰林老爷是状元郎,身份尊贵,自是可享用鲥鱼。”心下却道:若非你大学士公子的身份,只普通翰林的身份,又如何值得本驿丞把驿站仅有的两尾鲥鱼用来招待。
“原来如此,那倒是要多谢驿丞了。”张敬修笑了笑,也没有装清官的意思,招呼着游七及随行的两个家丁张大、张五吃得不亦乐乎。
那驿丞见张敬修等人吃的满意,也是松了口气,对于这些官二代,他们从来都是生怕会招待不周。
用过午饭,张敬修正要午睡片刻,有二人上门说是冯保派他们来给张巡按当随从的。
张敬修颇感心奇,当即在驿站小院内接见了二人。
二人一见张敬修即叩头口称钦差大人,并奉上冯保的书信。
张敬修打开信件,认出是冯保的笔迹,便认真看了下去。
原来,这二人都是北镇抚司百户,是隆庆皇帝特意令冯保派来助他。而之所以让锦衣卫在临清等他,也是为了不引人注意。
隆庆皇帝的用意是,让张敬修明里去查豪族诡寄投献、海贸走私,锦衣卫则在暗中调查,所以张敬修只是摆在明面上的天子钦差。
另外,冯保信中还说,苏州织造局太监陈宪是他的干儿子,有事可以去找陈宪帮忙。
张敬修看了信件,微微笑了笑,冯保叫他找陈宪帮忙是假,不要去查陈宪才是真。这些镇守太监,几乎没有几个是不作恶多端的。
张敬修又与这两位锦衣卫百户聊了几句,得知二人一人名为宋金保,一人名为钱小川。
二人在张敬修离京第三日,从京城出发,走加急通道,倒比他还早到了临清一日。在临清码头见他进了驿站,便特意赶在他用完饭后来拜见。
……
次日一早,在驿站好好休息了一日的张敬修,神清气爽地领着家丁张大、张五徜徉在临清城中。
至于游七,本以为能随着自家公子去感受一番临清城的烟花之地,孰料自家公子只在夜间去喝了几杯花酒就回驿站歇息了,让他好不失望,因此一早就借口说外出采买吃食,实则去码头花柳巷感受温柔乡去了。
逛临清城,张敬修首先便去了坐落于“中洲”东起处的鳌头矶。
这所谓的“中洲”,乃是会通河与卫河之间一块周围环水的狭长陆地,东南纨绮,西北裘褐,皆聚于此。至于鳌头矶,其名始于正德初年,因其砌以石,如鳌头突出。又筑观音阁于其上,旧闸、新闸各二,分左右如鳌足,而广济桥尾其后,时任临清知州马纶题名曰“鳌头矶”,胡有此名。
张敬修来此自不是为了看景,而是因为鳌头矶乃是临清内最繁华之处,且位置极佳,登临其上,可望运河上粮艘麋集,帆樯如林。
张敬修见了运河上的繁忙景象,不由想起名臣李东阳所写的七言律诗过鳌头矶,这会通河上确实是“官船贾舶纷纷过,击鼓鸣锣处处闻”。
在鳌头矶眺望一阵,张敬修行至会通河边的临清钞关。
宣德四年,因军费及皇室费用支出的增加,朝廷开始设立钞关征税填补国用。
从此,大运河上就有了七处钞关,从南往北依次为:杭州、浒墅、扬州、淮安、临清、河西务、崇文门。这七处钞关与设在长江上的九江钞关合称为运河八大钞关。
钞关是户部的派出机构,张敬修是穿越之后,才知道大明朝的商税征收,主要就是靠各大钞关。
大阁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