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商君有云:‘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太祖虽言‘片板不得入海’,但今时之天下,早已不同往日,国初之时,经休养生息,屯田制也运行良好,朝廷财政尚还充足,无需海外之利,朝廷也有充足钱粮应对天灾人祸。
而两百年来,因士绅优免,诡寄屡禁不绝,以致朝廷岁入紧张,若不开源,便只得抑制兼并,臣‘摊丁入亩’之策便是针对于此,只是陛下也知,行摊丁入亩绝非易事,相比之下,大开海禁要容易的多,朝廷在得开海之利的同时,也不会引起大的动乱。”
隆庆思索良久,想起刚登基的时候,户部上奏称‘府库久墟’,内帑也是一干二净,以至于他当上了皇帝,日子还是过得扣扣索索。要知道,在裕邸压抑了那么久,就等着登基来享受阔气一番,谁知道当了皇帝还能这么穷,向户部要点钱,屡次三番被据不说,还被言官不断‘规劝’。
现在,听了张敬修这一番话,隆庆不禁有些心动起来,当下道:“卿言之有理,待卿授官之后,且将开海事宜,细写下来呈予朕参详。”财帛动人心啊,皇帝也不能例外。
张敬修心中微喜,恭声道:“臣遵旨。”
“朕听闻遍布京城的便宜坊乃是你的产业,所获颇丰,可见张卿不但年少高才,还生财有道,不知卿可还有开源之策献予朕?”隆庆又笑眯眯问道。
张敬修一愣,看来这位隆庆皇帝还对他有过一番调查,正欲答话,便见一内侍进门禀道:“万岁爷,贵妃娘娘来了。”
朱翊钧脆得像银铃的声音响起:“是母妃来了吗?”他在这里听了半天,早已是昏昏欲睡,此时听母亲到了,方才清醒。
张敬修忙道:“陛下,臣请告退。”
隆庆摆了摆手道:“无妨,朕让贵妃前来,也与你有关。”
张敬修只得躬身候在一旁。
没一会儿,一个珠光宝气的秀丽女子进入阁中,身后还跟着个容貌秀丽的宫女。
李贵妃进门后,即领着宫女向隆庆皇帝施礼请安,朱翊钧则乳燕扑怀般钻入了李贵妃怀中。
李贵妃搂着朱翊钧,看了眼张敬修,笑盈盈道:“陛下,这便是张先生之子,新科状元张敬修吗?”
这时,张敬修向李贵妃施礼道:“臣张敬修拜见贵妃娘娘。”
又偷眼看了下这位在后来与张居正、冯保组成‘政治铁三角’的李贵妃,见其容颜并非天姿国色,不是那种妖艳的美人,但楚楚风韵,眼波生动,一颦一笑,顾盼生辉,秀丽的眉宇之间,自有一股英气,看上去就知道是一个既有魅力又有主见的女人。
这李贵妃名为李彩风,是万历皇帝朱翊钧的生母,今年只不过才二十三岁,浑身上下都透露着成熟少妇的魅力,让隆庆很是着迷。
隆庆皇帝还是裕王时,娶昌平的李氏为妃,李妃不幸早年病故。裕王又续娶通州的陈氏为妃,这陈妃就是如今的陈皇后。
而李彩风则是当年选进裕王府中的一名宫女。由于聪明伶俐,被一向喜欢女人的朱载垕看中,一次酒后,拉着荒唐了一回,没想到就怀了龙种,生下了现在的皇太子朱翊钧。
陈皇后虽然地位崇高,无奈肚子不争气,到现在仍没有生育。而这位宫女却为朱载垕生下了头胎贵子。母以子贵,于是从地位低下的都人晋升为太子妃,隆庆皇帝登基后,原配夫人顺理成章被册封为皇后,而这位生下太子的妃子也就被册封为贵妃了,其地位在众妃之上,仅次于住在慈庆宫中的陈皇后。
“状元郎不必多礼。”李贵妃搂着朱翊钧,走到御案边上,对隆庆皇帝轻声道:“不知陛下召臣妾来所为何事?”
隆庆笑道:“钧儿今已五岁,又已被册立为太子,众臣都奏请让钧儿出阁读书,然朕以为钧儿年岁尚幼,此时出阁读书太早,但可先开蒙识字。朕有意从今科进士中,为钧儿选一蒙师,张卿乃是朕亲点的状元,身负实才,又是张先生的佳儿,故朕欲让张卿为钧儿的蒙师,爱妃意下如何?”
大阁老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