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二娘见崔干也在弓的射程之内,弯弓欲射,却因为右臂箭伤未愈,用力之下,玉臂鲜血迸溅,剧痛传来,这一箭便射偏了,却也射死了崔干身边一位军官。
“杀啊!杀死那群官贼!!”
“剿灭贼寇,为尹将军报仇!!”
两军又交战在一起,因为突如其来,一开始灵蛇山喽啰还占了上风,可渐渐,汉军因为人多势众,后勤补给又到位,不久就反占了优势。
郑二娘、姜伊儿无法可想,只能再次率兵返回。
崔干围好灵蛇山,在军前祭奠了尹训、方悦之后,立刻下令放火烧山,汉军众便往山下堆积柴草、火油等物。
郑二娘见他们堆积柴草,就料定他们要烧山。派五十人为敢死队,这五十人冒死冲杀下去,在汉军阵前将那些柴草火油都点燃了,五十人也全部牺牲。
崔干见火焰在平地上燃烧,没有烧到灵蛇山。又下令:凡是弓手,将裤腿衣襟撕下,包裹在箭头之上,从阵前的火堆上引火,所有火箭尽往山上射去。
霎时之间,火箭漫天飞舞,虽未能引起大火,也在山上烧着了不少地方。
“救火,救火!”山上没有水,郑二娘就下令扬土灭火,并且不顾箭伤,身先士卒,和喽啰们一起扬土。火终于灭掉了,但本来喽啰们就口渴,受到黑烟之熏,又在暴土扬长之中,几人竟因此窒息而死。
余下之人虽然不死,也觉喉中有沙土,咳嗽个不住,自郑二娘以下人人灰头土脸。
火虽灭,白烟犹自缭绕,众头领、喽啰在白烟当中看到对方的样子,衣衫残破且夹杂血迹,脸部被熏黑,身上还有许多土痕。
白烟散去之后,却见汉军众将士在山下,人数众多,军容齐整。
此刻,在山下,汉军又唱起了军歌:
“披铁甲兮,挎长刀。与子征战兮,路漫长!”
“同敌忾兮,共死生。与子征战兮,心不怠!”
“踏燕然兮,逐胡儿。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与子征战兮,歌无畏!”
“……”
众汉军歌声高亢,竟笼罩了整个灵蛇山,山上众人相互说话,都已听不清了。
待歌声停歇之时,郑二娘身子颤抖,两行清泪带着尘沙,从玉颊上流下,紧紧咬住嘴唇,生怕自己哭出声来。片刻之后,才说道:“他们不会放过我们的。”
说罢,从腰间抽出马刀,往自己颈中横去。
“不要!”姜伊儿抓住郑二娘的手,泪珠在眼中打转,急道:“郑姐姐,你还有生路啊,你告诉下面那狗官,告诉他郑伯伯的名字,他或许就放了你啊!”
郑二娘坚定地摇了摇头,望着悠悠苍天,手上的刀也离颈中越来越近。
“女贼要自刎啦!”
“自杀了,哈哈!”
“……”
汉军将士都在议论纷纷,崔干也捋着胡须,看着面前的情景。
姜伊儿却死死抓住郑二娘的手,不让她的刀再近一步。
这时,却忽见远处尘烟四起,一首歌声响彻云霄,竟盖过了之前汉军的声音,唱的是:
“墨吏赃官满九州,公卿得意庶民愁。一旦中黄遇太乙,万千黎民讨王侯!”
霎时之间,郑二娘的脑中如惊雷闪过一般,想到了那首她曾经注释过的《太平歌》
【苍天今已死,须立太平道。不惜一己躯,誓救天下苦。江山终变易,黄天建乐土。天下太平时,人人皆欢喜。】
只见一人奔在队伍之前,头系黄巾,腰挎宝剑“太乙”、胯下乘宝马“苍龙”,姿容绝美,眉眼之间杀气纵横。
“黄巾张晏在此,何人敢在灵蛇山造次!”
“杀!!”
“杀!!!”
“杀!!!!”
“……”黄巾军狂呼酣战,气势非凡。
崔干下令道:“后军转向,盾阵向前,迎战蛾贼!”
汉军盾阵向着安平军迎去,脚步稳健,丝毫不乱。
黄巾小教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