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第一风云儿
超小超大

第三十二章 诈降(二) (2-2)

之后,他有了合法的身份,临水城城东三十里东三埔村的村民,姓董名明。城里面的官老爷也是个讲究人,在了解到他是识文断字之后,将他安排到了城里的学舍里,做了一个开蒙的先生并且允许他住在学舍里。

在学舍里,董明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对这个世界以及自己所在的国家做了全方位的了解。之前他压根就没有机会,接触也都是下九流的人物,光是吃饭就耗尽了他所有的精力。

他所在的国家是大周皇朝,立国至今已经四百又六十年。今年是大周第二十三位皇帝在位第七年,年号鼎新,取革故鼎新的意思。之所以用这个年号,是因为大周皇朝自前两任皇帝开始,逐渐走起了下坡路。时至鼎新帝登基的时候,民生凋敝,天下板荡。

鼎新帝倒是有心想要一除弊病,中兴大周,可不过是徒劳罢了。在位七年,大周朝真的是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

到了如今,鼎新七年的时候,鼎新帝更是对整个天下失去了控制力,除了大周核心区域之外,整个大周诸侯林立。强者虎踞一方,弱者四处结盟。如今这天下,鼎新帝也就占个名头,除了鼎新帝直接控制的中枢区域,其余各地不管是官员还是百姓,哪里还知道皇帝呢?

当然这也不怪鼎新帝。

大周皇朝施行分封制,还是二元君主制的分封制。各地诸侯军权、财权、政权都是相对独立的。皇室强势的时候,那自然没得说,毕竟皇室是天下最强的诸侯,大家都是夹着尾巴做人。可是最近这几十年,皇室的实力越来越弱,地方诸侯越来越强,鼎新帝光是勉力维持朝廷的体面就已经用尽了毕生的智慧,更遑论去该除弊病,革故鼎新了。

董明所在的临水城,就是临水候的封地。虽然只有一城之地,治下百姓不过三十来万,却也自成一国,军政财权都在临水候手里攥着。

临水候姓李,当代临水候李文英,今年六十又二。董明没有跟他接触过,倒是在临水城待过一段时间之后,有一些侧面的了解,知道这是一个很重视人才的人。当然他重视的人才,是那种文章写得好、有惊世之论又或者是隐士高人那一挂的。

董明虽然不能确定是否如此,但是他通过阅读学舍里李文英的一些作品之后,还是对他有了一个基本的判断。

老文青一枚。

按照这个思路,董明开始了自己的谋划。第一步就是先将自己的名气打出来,至少要让李文英能够听到自己的名声才行。他一开始打算是抄一些诗词的,可是想了一下又觉得不妥。诗词好抄,可这作诗能力可不好抄。万一要是遇上了让自己临场发挥的时候,又想不起来应景的诗歌,那就会坏事。

至少要先保证自己有能力作诗之后,他才会开始抄地球上的诗词来装一波。

最终他选择的方式是,在大街上讲学。

这一讲,就是三个月。

内容也不是什么特别神奇的东西,就是忽悠。靠着对这个世界土著碾压式的信息数量和质量,利用口才和诡辩将自己塑造成了一个知识渊博的雄辩之人的形象。

“应该快了,下个月初一就是李文英举办文会的时候了。以我现在的声望,他应该不会视而不见。我得好好准备一下,通过文会让李文英记住我。让他主动招揽我,成为他的家臣。”

李文英吃完两个菜饼子之后,将包裹又系上。今日学舍放假,他与几个同僚约好了一起去城外游玩。

游玩并不是重点,重点是学舍的山长也会过去。作为学舍的山长,他必然在李文英文会的邀请之列,不光如此,此人还有权力带人一同去参与,董明要给自己一个双保险。

战国第一风云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一尺河山寸寸血 连载中
一尺河山寸寸血
穆可馨27
他叫刘辛结。 在抗战初期,他是锅军二十一师少尉排长,跟上尉连长谭钟树一路从北平南口败退到山西忻口、太原。 随后参加了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 在武汉会战尾期,刘辛结、谭钟树所在部队担任断后阻击,在冲出日军的重兵包抄之后,跟从田家镇突围的第五十七师相遇。随后加入五十七师。随五十七师参加南昌会战、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 在常德会战受重伤之后,谭钟树被军情八局招募。随后,刘辛结、谭钟树又开始在敌后谍战
113.9万字5个月前
剧透三国:从桃园结义开始 连载中
剧透三国:从桃园结义开始
耶律焉直
汉光和七年,黄巾起义,天下震动,乱世开启,群雄逐鹿,刘备、关羽、张飞义气相投,于涿县桃园结义,誓要匡扶大汉,拯救百姓。刘备:虽有心杀贼,奈何财力不足……此时,现代up主李寒笑的解说三国视频化身光幕,跨越千年,现身桃园……李寒笑:苏双、张世平是中山大商,富得流油,且会资助刘备……刘备:???!!!刘备:现在虽然有了钱财,但黄巾军势大,如何匹敌?李寒笑:不知道各位听没听说过什么叫“斩首行动”,也不知
24.8万字4个月前
贞观之志 连载中
贞观之志
天下寒门
一觉醒来 图书管理员陈宇居然穿越到了初唐 没有系统没有老爸 却有着与上一世不同的抱负和理想。 血战突厥 科技大唐 且看陈宇如何镇压一个时代开创一个崭新的大唐帝国!
230.1万字4个月前
从贫民到大宋名相 连载中
从贫民到大宋名相
余万篇
虽有大国之名,不见大国之力。经济发展虽远超于前,尚武之风却日渐凋零。总强调穷兵黩武,却不知军武强国,不守四方何以定天下,不狩诸国何以威名扬? 外敌环绕,侵袭不断,究竟何人能掀起一场尚武变革,重铸南宋的无限可能。 复收故土八十万里,重整山河一十六州。 又或是一梦黄粱,千载成空? 大宋当真不可改变? 若干年后,身居高位,方晨于朝堂之上谏书曰:当重立汉风,御定武爵,山海关前建武阁,大宋边疆树国碑,汹汹
8.9万字4个月前
重生明朝当文豪 连载中
重生明朝当文豪
瓯皓
魂穿明朝万历年间,附身诗书清贫之族,刘舜正值弱冠之年。 父亲一心举业,却屡次大比落第,刘舜不忍父亲就此辍学,于是主动扛起了养家的担子。 这是一个“儿子经商卖书养家,父亲读书应试科举”的故事。 …… …… 在外奔波一天,刘舜回到家中,见父亲刘孔正在书房里打瞌睡。 “父亲,乡试大比又临近咯!”刘舜问候道,却见父亲纹丝未动,且鼾声依然起伏不止。 刘舜急了,禁不住敲了敲书桌,说道:“别偷懒呀!儿子赚钱也
4.9万字4个月前
穿越1841 连载中
穿越1841
北风卷飞雪
白羽穿越大清,得奇遇,得神珠回前世再续亲情
83.0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