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比刘备更懂三国
超小超大

第十七章 拜平原相 (2-2)

平原县令带着几名县兵出来迎接刘备:“可是昔日扬名于黄巾叛乱的刘公?”

“正是在下。”

刘备派麾下收押黄巾降兵,驻扎于城外,然后同平原县令进了平原县。

平原县令见刘备兵强马壮,刘备来平原县也不像是乱起兵戈之人,于是摆席宴请刘备。

“多谢刘公相助,不然此县将会鸡犬不宁。”

“备乃皇室之后,救大汉子民本就是分内之事,何来帮助之说?”

“刘公仁义,海内皆知。”平原县令喝了口酒又问,“不知刘公想往何处而去?”

刘备笑曰:“备之麾下历经诸侯虎牢之战,此番又大战于黄巾贼,都是疲惫不堪。希望能在城外多逗留休息些时日,还望阁下允许。”

“自然,自然。刘公愿意待多久都行,这平原之人一定都会欣喜刘公的到来。”

平原县令一口应下。待酒席结束后,偷偷谴人去往平原郡国表明情况。

……

郡国是皇室后人的封地,在兖州、青州、徐州三地这种封地最多,不下十个。各郡国王经过削番大都成为了享乐之人,封地由当地的国相实权掌管。

国相和郡守同级,在形象上看国相更像文士,比如北海国相孔融。

不过也不仅是如此,曹操曾担任过济南国相。不仅使济南国短时间政治清平,还办了“禁断淫祀”的大事。也因此被皇亲贵族状告,曹操只能称病回乡韬光养晦。

现任平原国相陈纪,这日求见平原国王刘兴:“今有义士刘玄德清扫黄巾,屯兵于平原城外。此人昔日扬名于黄巾,前些日又威震虎牢,盛名假以时日就将传言于天下。”

“国相有何所教,自全权办理就是。”刘兴见陈纪欲言又止稍显无奈,他们这些郡王除了能嘴炮,没有一点儿权利。

“臣智有不怠,能有不足。今黄巾肆虐于青州,若无精兵强将,安能无恙?还请君上拜刘玄德为相,臣愿辞去。”陈纪朝着刘兴郑重一拜,声音呜咽。

“可是那刘玄德胁迫于国相?寡人必会上奏朝廷,严厉谴责于他!”刘兴动容,扶着陈纪高喊,一副君圣臣贤之意,“还请国相不要弃寡人而去。”

Ps:公是敬称,对有身份地位的人都可尊其为公。

陈纪在历史上就是因为青州黄巾之乱,辞去国相回乡了。

没有人比刘备更懂三国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红楼风起 连载中
红楼风起
天发清清
“夫风者,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既到红楼,又怎能不去看看那诗书中所言的阆苑仙葩、美玉无瑕?可奈何李涉的身份不过是一普通农户,在这个等级犹深如渊的世界,出身限制了一切,像他这种身份别说是去与妹妹们接触了,连那门下家奴都能睥睨视之。为了改变这一窘境,他精修自身去博功名,可惜到最后心思费尽,亦不过是那高贵门第之下的走狗犬牙,生死富贵全在他人的一念之间。李涉自是不忿。所以……他悟了!
31.2万字4个月前
明末残阳 连载中
明末残阳
不屈的草根
【无系统+无金手指+传统穿越+架空历史+枭雄争霸】赵信穿越到明末,从山东威海崛起,重火器、强骑兵、建海军,一步一步成长为明末最强军阀。后金有八旗,朝廷有大义,流贼能裹挟,他有什么?什么都没有?那就只能靠自己的智慧与努力了,坚持下去,小人物也能混成一代枭雄!
30.0万字4个月前
大明建昌侯 连载中
大明建昌侯
一语不语
大明弘治九年,我来了。 我叫张悦,现在叫张延龄,就是那个在扶弟魔张太后相助下,弘治、正德两朝坏事做尽却没人动得了的大明国舅。 上辈子就是太仁慈,机关算尽最后落个不得好死的下场。 这辈子痛定思痛,以毕生之所学,做大明最奸之国舅,光做坏事不行,我还要只手遮天,掌控大明国运。 到嘉靖朝时怎么混?知道历史,我还能让朱厚熜那小子当皇帝? 别问我用什么办法,总之大明正朔绝对不会便宜了老朱家的旁支。
117.0万字4个月前
我的三国全面战争 连载中
我的三国全面战争
我是步阁
官渡决战在即,颜良、文丑被诛,他替补袁尚,企图力挽狂澜! 奸雄临九锡,进封魏王,他受天子密诏,号召天下诸候勤王讨贼! 蜀汉大丞相五丈原殉命,又是他,率领托孤文武与司马懿决战巅峰! 三国全面战争打响,与朋友为战,与敌人为战,与命运之神死斗到底!未来将会怎样?
188.9万字4个月前
主角好像真不是我 连载中
主角好像真不是我
问武不在
庙堂上的明争暗斗,江湖中的恩怨情仇,谁又能分清谁对谁错呢?
6.4万字4个月前
刘范兴汉 连载中
刘范兴汉
风鵿
公元182年,汉灵帝光和五年,一位枪技大家,穿越到了幽州刺史刘焉十五岁长子刘范身上,身处汉末,其又能掀起怎样的风波呢。
68.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