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山顶洞人
超小超大

第三十章 天有耀星 (2-1)

风羲和句芒,依然经常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

除了北斗七星,风羲根本不知道其他的星星是什么星,所以对句芒仰望星空这件事,他只有两个字评价——高人!

晴朗的夜晚。

自从搜山行动之后,无论是森林中还是旷野上,都变得安全起来。人们也可以一双双一对对,躺在草地上,看着篝火,用最质朴的语言,讲述着他们的故事。

风羲学着句芒的姿势躺下,仰望那颗星星。

又变大了,更亮了。

太阳早已完全落山了,夜空洁净而深邃。分析一眼便看到那颗星星在不停的闪烁,更大了,更亮了,还在不停的闪烁。

它的亮度仅次于月亮,风羲严重怀疑,这个时空跟后世的那个时空,根本没有什么联系。

或许他身边的句芒,也不是他在后世传说的春神。

这颗星星,绝非是一般的星球,莫非它是这个地球的第二卫星?

或许,每天都要观察星空的句芒,对这颗星星有独特的认识。

风羲试探着问道:

“儿子,你怎么每天都看着这颗星星,连月亮你都没有看,这颗星星有什么特别之处?”

句芒神色凝重:

“这颗星星,以前我从来没见过,而且你看它,比昨天又大了很多,亮了很多,它正在向我们掉下来。听说有巨大的星星陨落,就会有人要死去。”

风羲不经皱眉。

关于巨星陨落,代表大人物要死去的这个说法,他并不赞同,但是句芒说这颗星星正在掉下来,这引起了他的重视。

如果这颗星星真的朝着地球坠落,无疑是一场巨大的灾难。最关键是,即使知道他要撞向地球,目前的人类也很难做出防御。

看来,也只能待在空旷的空地上,避免星星撞地球的时候,被巨石和倒塌的房屋砸伤。

华胥氏的房屋不怕垮塌,枝桠编织草房,倒了也压不死人。

“你觉得这颗星星,代表的是哪个大人物?”

句芒摇摇头,不过他又接着道:

“或许代表燧人氏,或许代表有巢氏,又或许,华胥氏。”

大概是想到了风羲的母亲,提到华胥氏的时候,他略微迟疑。

“这些人跟你关系很大吗?怎么你很担忧的样子?”

句芒叹息一声:

“其实这颗星星,还有可能代表你。”

风羲沉默了,他感动,非常感动。

句芒居然把他跟天上的星星联系起来,这是春神的知遇之恩吗?

看他那担忧的样子,不像是作伪,说明句芒很怕风羲死了。

其实早在句芒屡次为他出谋划策,早就有了惺惺相惜之感。

句芒是个好儿子!

关于那颗星星会撞地球这件事,风羲跟句芒约定,不告诉其他的人,因为他不想让懵懂的族人们,过早的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

当然,如果告诉他们,更有利于,他们躲过这场灾难的话,也不是不可以的,只是他目前还没有想到任何可以躲避灾难的方法。

这个猜测,或许是杞人忧天。

凭风羲判断,发生如此巨大灾难发生,可能性是很小的。留意还是要继续留意,但也不能放松对美好生活的建设。

第二天一大早,风羲就收到了来自北方小族的许多草子。仔细观察,大部分都是稗草。

有一些谷物,引起了风羲的注意。

其中,有一种种子看起来非常像小麦。与后世的小麦有很大差异,他不敢判断这是否是真正的小麦,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植物是一种粮食。

至于那些稗草,风羲给了一些套碗,表示价格低廉。其实这些不能吃的东西,一文不值,只是要鼓励大家多多收集种子,才能从中选择出有用的。

小麦就珍贵了,一粒小麦风羲就给了他们一个陶碗,数量大的贸易客,风羲最后还给了一个陶锅。

始于山顶洞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喋血深空之我是空降兵 连载中
喋血深空之我是空降兵
金属裂纹
伞兵,面向大地,背向苍穹;伞兵,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伞兵,勇往直前,永不言败。
51.1万字5个月前
明末,从草原崛起 连载中
明末,从草原崛起
狠帝
崇祯七年,当林锐被鞑子叩边掳走后,就注定后金再也无法入主中原,草原上的蒙古人也即将迎来新的法则,迎来他们的第一位汉人大可汗!
97.9万字4个月前
吕布不可能这么猛 连载中
吕布不可能这么猛
家家哥
穿越成吕布,马上就要被吊死在白门楼。强敌在侧,没兵没钱,如之奈何?是乖乖等死,还是绝地反击?且看战神吕布,如何利用一个老旧物品兑换系统玩转三国,收天下文臣武将,匡扶大汉一统华夷。
89.1万字4个月前
日月再临 连载中
日月再临
月光下的鲸鱼
三料博士朱海涛穿越到了1780年的南洋,面对着这个工业革命的前夜,他开启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吞并南洋,消灭满清,将华夏文明照耀于坤舆万国之间
34.9万字4个月前
明鹤吟 连载中
明鹤吟
梦吴越
万历三十七年(1609),朵颜犯蓟州,倭国攻琉球,太岳山上,道童齐孟救下一只受伤白鹤,且看他起于阡陌,崛起荆襄,平流贼、灭建奴,鹤鸣九皋,声闻于大明。
7.0万字4个月前
重生明朝当文豪 连载中
重生明朝当文豪
瓯皓
魂穿明朝万历年间,附身诗书清贫之族,刘舜正值弱冠之年。 父亲一心举业,却屡次大比落第,刘舜不忍父亲就此辍学,于是主动扛起了养家的担子。 这是一个“儿子经商卖书养家,父亲读书应试科举”的故事。 …… …… 在外奔波一天,刘舜回到家中,见父亲刘孔正在书房里打瞌睡。 “父亲,乡试大比又临近咯!”刘舜问候道,却见父亲纹丝未动,且鼾声依然起伏不止。 刘舜急了,禁不住敲了敲书桌,说道:“别偷懒呀!儿子赚钱也
4.9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