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俅默默不语,曹侒眼珠来回转,忽然看到曹侒在一旁听的聚精会神,便道:
“曹侒,你时有奇思妙想,不妨试言,此间并非庙堂之上,说错也无事。”
曹侒没提防高俅点将,有些惶恐,刚要推辞,童贯二目已经扫了过来:“世侄有什么话尽管说来,他山之石,也可攻玉!”
曹侒想到历史上童贯力主联金攻辽,结果反在燕京城下被病入膏肓的辽军打的溃不成军,当时气不打一处来,也不推辞,昂然道:
“太尉,蔡相,童帅,以小子想来,欲破夏贼,当先取辽国,比年来辽主昏聩无道,国中渐生乱象,正是多事之秋,未必就有什么力量能援助夏贼了,童节度此时手握大军,虎视横山。”
他一阵慷慨激昂的话语过后,句句振聋发聩,语气骇人,再加上结合了所谓来自现代而掌握地历史知识,这样对于天下大势和敌我力量的精到分析。
在座的几位古人又不是什么历史上惊才绝艳地大人物,还不立刻离座而起,拜服在自己的王者气势之下?
众人都觉得曹侒说的在理,都有点怦然心动。
尤其是童贯,眼珠子滴溜溜直转。
因为有一件事对于童贯的诱惑太大,那就是----封王。
宋神宗对辽国违背盟约的事情一直耿耿于怀。直到临终之际,留下遗言:“能够收复燕云十六州的人,即使是不姓赵,也可以封他为王。”
异姓封王---一直是童贯的梦想,而且历史上童贯确实做到了。
历史上的宦官童贯就是有了封王的想法。
当时,他备受徽宗的宠信,甚至做到了太师。按理说,以宦官之躯,能够做到太师已经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大宋建国一百五十多年来,也不过出了两位太师而已。至于封王之人,连一个都没有。
但是,心比天高的童贯对太师之位仍不满足,他心心念念于神宗皇帝的临终许诺,想要实现封王的梦想。
思前想后,他决定将宝押在马植的身上。马植并非宋人,而是辽人。
当时,他听说宋朝的权臣童贯有着封王的想法,于是,主动来找童贯,声称他有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奇计。
童贯听了之后半信半疑,但是,由于马植辽人的身份,他还是决定为徽宗引荐。
为了掩人耳目,他将马植改名为李良嗣,然后,偷偷地将李良嗣带到了宋徽宗面前。李良嗣向徽宗进言道:
“现在的辽国,早已不复当年的荣光。天祚帝即位后处处骄奢淫逸,弄的是民不聊生。而女真人势力渐大,我们可以联合女真一起攻辽,事成之后,燕云十六州岂不是陛下囊中之物?”
徽宗虽然并不热衷国事,但听到可以收复燕云十六州,顿时激动万分。
李良嗣对辽国十分熟悉,他直接表示愿意作为内应,为大宋谋划此事。
宋徽宗大喜之下,下旨赐李良嗣为赵姓,称他为赵良嗣。
从此,赵良嗣不断地来往于宋、辽之间,为女真和大宋的联合奔走游说。
女真人不满辽国的统治已经很久了,听说大宋有意合作,他们独立的底气更足了。
很快,女真首领完颜阿骨打直接脱离了辽国,宣布独立,并不断发动对辽国的进攻。
辽国的天祚帝见女真人不服管教,还以为只是简单的部落摩擦,于是,象征性地派了点军士前去镇压。
不料,女真人越战越勇,甚至,攻下了辽国的重镇黄龙府。
这时,大惊失色天祚帝才调来主力防御,然后,慌慌张张地逃到了蒙古。
宋朝方面见女真士气正旺,于是,集结了二十万军队准备一起夹击辽国。
可笑的是,直到宋军集结完毕,天祚帝还以为宋朝军队是来帮助自己的。
欣慰的天祚帝派遣使者向宋军求救,这才发现宋朝也准备向自己开战了。
这时,辽人才意识到女真和宋朝早就联合在了一起。大难临头之际,天祚帝派人向童贯求和:
水浒之曹大官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