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王子安,太子夏侯淳,虽然算不上惺惺相惜,可也是一起荣登大靖“废材榜”的人,也算难兄难弟了。
不过夏侯淳今日见到真人,却发现传闻果然不符,这位貌似也并非纨绔窝囊之辈啊。
这位莫非是在藏拙?
夏侯淳暗忖时,对面王子安同样唏嘘,颇有同是天涯沦落人之意,他层级不够,只知夏侯淳因为党争被贬幽燕,这次路过晋阳怕是有散心之意,可惜被一连串的狗屁倒灶之事搅和了。
再联想到他被驱逐出家族,他顿生同病相怜之感,感怀之下,动情言道:“殿下却是我等心中楷模啊。”
夏侯淳闻言挑眉,怎么,现在拍马屁都这么直白的么,就没半点掩饰?
却听王子安慨然道:“实不相瞒,当日在鸿门楼宴会上,王某便与殿下有过一面之缘,只可惜您救人之后便撤出宴会,你我无缘真正相识。”
王老太君眼神一亮,似有欣慰之色,不着痕迹的微微一笑,自家孙儿虽比不上太子这般人中龙凤,可若能搭上这艘船,也为时未晚嘛。
说实话,以前她还真没发现,夏侯淳有如此重要。
可自从太康城那位秦太尉上位后,并当廷宣布为太子站位,还赐死好几位曾犯谋逆大罪的三四品大员后,朝廷中某些大臣们终于回神,再不敢玩儿阴的了。
而以萧、王为首的世族代表们无不悚然一惊,再不复先前那般胆大妄为。
对于敌人,那位几乎权倾天下的老中书、新太尉与法家代表人就一个字,杀。
杀到他们胆寒,杀到他们肝胆俱裂。
而对付叛国贼,不是满门抄斩,便是阖府赐死。
岂不闻连大靖主力军之一的镇南军都直接被整废了么,夏侯融他们刚刚从太康获得消息,那位太尉强势归来,第一把火就烧在边军头上,最先倒霉的便是镇南军,连同主将季俊在内的三十六位校尉全部赐死,夷全族。
事发后,整个镇南军都瑟瑟发抖。
当然,也有不服裹挟士卒哗变者,没说得,九族皆斩。
杀得人头滚滚,血流成河,连江对岸的南阎都看不下去了。
秦道元直接勒令周边五万大军将镇南军团团围住,严厉斥令,若有叛变谋逆者,举族连坐!全营抄斩!
据说第二日,连南燕皇帝都派来使者给了封慰问信。
而太尉亲信一见使者,二话不说,直接将其斩首示众,扔在了叛贼头颅堆里,让对面南阎恨得牙只痒痒,可就是不敢再过江了。
而秦道元如此赤裸裸的态度再明显不过了,通敌叛国者,夷族!
也不惧与你南阎一战!
甚至直接将镇南军打散,有本事你就过江!
这种嚣张跋扈的气焰,直接气得南阎皇帝罢朝三日,来了个眼不见为净。
而且这种与太宗皇帝一脉相承的霸道,也让南阎廷臣沉默不语。
整个南疆的潜流涌动,更是在短短数日内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噤若寒蝉,生怕再次惹恼这位狠人。
毕竟这位权倾天下的秦太尉,可是连玄宗与佛门都坑杀过。
还怕他们区区叛贼?
简直是笑话。
甚至当日,若不是看在靖帝夏侯鸿没几天活头的份上,他连萧眉、萧元正的脑袋都想割下来。
不过最终还是谏议大夫关九思小心翼翼地提醒了一句萧府千金萧霁月是太子殿下的青梅竹马,如此才让秦道元暂时放了萧元正一马。
不过大朝会后,太尉秦道元仍然当着所有大靖廷臣的面,用配剑拍了拍萧元正的脸颊,冷哂道:“你这狗头暂时先放你身上,老老实实的在家呆着,否则别说萧眉那丫头,便是你萧家老祖下山,也保不住你,懂吗?”
自此,中书令萧元正颜面大失,在朝中威信也一落千丈,闭府自囚,再不过问朝政。
有人私下里曾问过这位曾经的中书令、而今的太尉,“若是局面一发不可收拾了怎么办?”
大靖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