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祖嫡长子夏侯胥匆匆即位,是为文帝,本以为其会继承太祖遗志扫荡逆贼,怎料他竟听信谗言,以‘攘外必先安内’为由,向功勋贵族下手,终引得八王之乱,以致战火重燃太康城,整个大靖半壁江山都遍地狼烟,民不聊生,生命涂炭。
后坐镇幽燕的太祖次子夏侯昭以‘清君侧’之名,领携八百亲卫千里奔袭,星夜南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破潼关,率先进入关中,并威逼太康,迫使文武群臣裹挟文帝出城投降。
文帝被扶下龙椅后,却并未被杀,而是被贬为晋阳侯后,徙封至夏侯氏祖地晋州。
及至今上夏侯鸿夺嫡成功后,为安文帝一脉的心,封晋阳侯夏侯胥为晋王,也就是眼前这位新晋王之父。
再到数日前,这位强势世袭罔替,迫使太康捏着鼻子认下,文帝这一脉便要传至夏侯谟这一代了。
自从元帝夏侯昭于当年次月即位后,便改年号为统元,励精图治,扫荡天下妖氛,杀尽一切魑魅魍魉,就玄宗都被他硬生生摁在那一隅之地。
因其战功卓著,威压海内,故被尊为太宗。
而当今圣上夏侯鸿,正是太宗第三子,也是东靖国第四代皇帝!
当然,他夏侯淳若是顺利即位,便是那人口中的第五代皇帝。
不过夏侯融口中所说之人,夏侯淳目光闪烁,似乎有所猜测。
察觉到夏侯淳似有所悟,夏侯融深沉一笑,目光移动,落在年轻俊逸的识蝉和尚身上,他一字一句地道:“那人便是浮空寺时任菩提院首座,现任主持方丈!”
“普渡!”
轰!
夏侯淳心中似有轰鸣声响起,瞳孔为之一缩。
他下意识转头,看了眼识蝉和尚,却见他意兴阑珊,四周锦缎文物什,在他眼中如同浮云,还抵不过一顿饱饭。
他恍惚走神间,突闻主持方丈法号,他悚然一惊。
抬眼看去,却见晋王夏侯融正目光灼灼的看着自己,待明晰其方才所言后,当即翻了翻白眼,嗤声道:“所以呢,你是想说我浮空寺蓄谋已久,刻意接近这小子?”
夏侯淳不动声色,只听晋王轻笑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你们佛门究竟打什么心思,本王岂能不知,无非是想借刀杀人,先助我这侄儿推翻道门后再入主东靖罢了。”
他直视夏侯淳,一字一句地道:“你可知道,当年你祖父之所以将佛门驱逐出境,便是深知此教之害,彼等五体不勤,不纳粮、不缴赋税,更不事农桑也就罢了,还时常蛊惑百姓图谋不轨、犯上作乱,如此悖逆之举自然引来太宗的震怒,迫不得已才将其等逐出我大靖国。”
他殷殷切切,一副诚恳劝谏的姿态:“侄儿,你可莫要与虎谋皮,引狼入室啊!”
和尚眨了眨眼睛,瞅了瞅夏侯淳后,再看了看晋王,忽然咧嘴一笑:“不错,你猜对了,当年确有此事,不过贫僧没糖,无法奖励你了。”
暗中却瘪瘪嘴,借刀杀人?这难道还不明显么?
再说,他这也不叫借刀杀人,反而叫‘缔结友好互助条约’才是。
另外,不事农桑他们承认,可他们也协助太宗征伐不臣、教化万民啊,也算是安定了一方,抚慰了百姓万民吧。
至于蛊惑百姓谋逆造反之说,那就有些扯谈了,且不说当年玄宗与大靖朝廷关系密切,但只整个靖国上下皆奉玄宗为国教这一条,便让佛门在此地难以站稳脚跟,更勿论唆使怂恿百姓叛乱了。
不过识蝉也并未多解释,毕竟当年佛门与太宗闹掰,道门与佛门针锋相对,以及后来的太宗与道门貌合神离等等事情都是一本扯不清的烂账,说上个三天三夜都掰扯不清。
夏侯淳自然知晓诸多内幕,也明白其中的佛道之争、仙凡对立以及凡间国度皇权与道门教权的明暗较劲,都不是三言两语说得清的,他也不会被夏侯融几句话搞得迷失了方向。
毕竟现在大靖与玄宗‘分家’早已不可挽回,既然如此,那么大靖与佛门‘联姻’便是大势所趋了。
大靖日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