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小士族
超小超大

第一百八十五章 张曹大战 (2-1)

却说张俨兴兵四十五万,望官渡进发。

曹操起军二十万,前往迎敌,留荀彧守许都。

之所以张俨和曹操仍然将战场设在官渡,也是各有原因的。

首先,官渡战场到曹操大本营的许都,直线距离只有一百六十余里。

如此之短的距离,很大程度上方便了曹军,让他随时进行战争军需补给。

而且更重要的是,连通官渡和许都的陆路、水路都很发达,开阔平原押运粮草不易被敌人埋伏。

而这对于张俨也是一样,官渡离虎牢关的距离也不远,更有方便的水路连通。

晋军大可以将屯粮重地放在虎牢关以西,再用水路运粮。

此举虽然麻烦了些,但可以保证他们不会再重蹈袁绍的覆辙。

再者说,官渡的北面紧邻鸿沟运河,这正是当年楚汉之争时的重要分界线。

“项王乃与汉约,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者为汉,鸿沟而东者为楚。”

鸿沟运河向西连接虎牢、巩、洛三个重要关隘,向东连接淮水泗水,这是中牟其他地方所无法比拟的。

同时,官渡还是许都北方的重要屏障,更是晋军与曹军两强的必争之地。

因此,张俨欲打算击溃曹操、夺取许都、控制豫州,兖州,那么官渡就一定要拿下。

曹操领兵临近出发,荀彧上书谏曰:“今晋军势强,主公不且宜静峙以待天时,可速兴大兵决胜,否则恐有不利。”

虽说二十万大军给曹操的后勤,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但是两军这个作战的战场选择在官渡,是对他们十分有利的,起码大大减少了他们粮草转运的消耗。

同时,张俨的军队数量太多,单凭司州一个地方,根本无法供给供给四十五万大军的粮草。

所以晋军也只能够从蜀中,雍州,凉州等各州调粮。

这就导致了晋军的粮食转运,会有较大的消耗,这个消耗远比曹军大得多。

可就算是这样,他们也远远不能和对方比消耗。

就更不要说东边有个张辽与他们想配合了。

所以,荀彧提出的建议就是速速决战。

荀彧是负责粮草的,以曹操麾下如今的情况,他能提出的建议也只有这点了。

曹操闻言,轻笑了一声,宽慰道:“待吾破了张俨,明正其罪!”

说罢,曹操遂催军进发,旌旗遍野,刀剑如林。

曹军行至阳武,下定寨栅,静待晋军来攻。

晋军大营。

戏志才进道:“我军甚众,而勇猛不输彼军彼军虽精,而粮草不如我军。”

“彼军无粮,利在急战我军有粮,宜且缓守。”

“若能旷以日月,待徐州张将军来援,则彼军不战自败矣。”

张俨闻言只是摇摇头,说道:“军师此策虽好,但是晋军粮草从各州转运过来亦难。”

“战事拖得越久,对吾治下百姓的伤害越大,百姓才过上了几年的好日子,孤实在不愿意使他们再次陷入困顿之中。”

左右的文武都说张俨仁德。

而张俨挥了挥手,帐内又再次安静了下来。

他继续说道:“何况孤纵横南北东西多年,却未逢敌手,曹操又有何惧。”

于是,张俨下令将大军四十五万挺进阳武,东西南北,周围安营,连络九十余里。

细作探知虚实,报至官渡。

曹军新到,闻之晋军甚众,皆惧。

曹操与众谋士商议。

荀攸道:“晋军虽多,不足惧也。我军俱精锐之士,无不一以当十。但利在急战。”

“若迁延日月,粮草不敷,事可忧矣。”

曹操点头,道:“所言正合吾意。”遂传令军将鼓噪而进。

晋军来迎,两边排成阵势。

张俨拨暴雨梨花弩三千,伏于两翼弓箭手三万,伏于门旗内:约炮响齐发。

三通鼓罢,张俨金盔金甲,锦袍玉带,立马阵前。

汉末小士族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大秦:嬴氏遗孤 连载中
大秦:嬴氏遗孤
八千铁骑
[[【A级签约作品:大秦:嬴氏遗孤】公元前二百年,楚汉之争刚刚结束,大汉新立,刘邦率三十二万大军征伐匈奴,却贸然进兵被围困白登山之上。史称白登山之围!同时也是秦战来到这里的第十五个年头,他见证了强秦的灭亡,见证了霸王乌江自刎,收留了走投无路的虞姬。“叮!恭喜宿主完成任务,获得卡牌抽取机会一次。”“叮!恭喜宿主抽取古之恶来典韦卡片,附带八百虎卫营!纳入【猛将营】”“叮!恭喜主公抽取四大美女之一貂蝉
10.6万字5个月前
军旅之负重 连载中
军旅之负重
重装狂兔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 从一个小兵的视角,写一些不一样的故事。 有荣誉、有友情。有现实、有梦想。 一个哈士奇的搞事之旅。
34.6万字5个月前
假太子逆袭南明 连载中
假太子逆袭南明
远方之心
现代人王明,穿越成那位著名的南明假太子,王之明。 此时的他,已在南京兴善寺,明天一早,就有昔日的三位太子讲官,要来对他验明正身。 就是想逃跑,都他娘的来不及了! 悲剧啊! 想到真实历史上,那位糊里糊涂受审,糊里糊涂受刑,又糊里糊涂落入清虏之手,最后糊里糊涂被砍头的假太子王之明,王明心下,疯狂地跑过一万匹神兽! 啥? 受命于天,重振华夏? 靠!老子现在只想着,怎么才能从这地狱模式中活下去!
91.0万字4个月前
水浒之柴进为王 连载中
水浒之柴进为王
平平安安安
北宋末年奸臣当道民不聊生,近有高俅蔡京弄权官逼民反,远有黑山白水之间崛起的异族虎视眈眈。且看河北沧州后周嫡系子孙柴进,值此乱世将至之时如何作为!
88.6万字4个月前
宋曙 连载中
宋曙
卷毛与花猫
北宋初期的恩荫制,养兵策…… 在仁宗时,终于显现出它们的弊端, 让这个国家内忧外患,也逐渐拖垮、压弯宋人的脊梁。 …… 宋人的曙光出现在汴京城一个老汉带着孙子举行礼谢土皇的斋仪后。 伴随着一句:“翁翁,我想吃炸鹌鹑。” 辽夏的好兄弟,宋人的救世主。 出现了!
5.4万字4个月前
三国之无敌暴君 连载中
三国之无敌暴君
水井朽
穿越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身上。 眼前的三国,貌似和理解当中的不太一样。 这里,武道崩坏,强者谋天。 开启大领土系统,成就一代暴君。 主宰记忆当中的三国,沉浮大汉。 从一介皇朝,厮杀而出。
104.2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