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城内贮存的米粮足够全城军民吃上一年有余,鞑子的辎重能撑几日?”
……
古霄林林总总的说了十几条,论证自己的观点,但朱云却不为所动,一手撑着下巴,面无表情道,“你可别忘了,我军屠灭了曷苏馆女真和辽阳城内的渤海右姓。”
“大帅此话何意?”古霄一头雾水,不明白朱云的用意。
朱云突然冷笑道,“灭族之仇不共戴天,若是渤海万户大挞不野和女真万户完颜余列,得知他们的家族已被我军屠灭,会无动于衷吗?也许此刻,他们已经在行军途中,要来辽南找本帅复仇了。”
马克吐温曾说过有时候真实比更加荒诞,因为虚构是在一定逻辑下进行的,而现实往往毫无逻辑可言。
古霄被朱云一番“提醒”后,低垂下头,虽然依旧不同意,但声音分明是犹豫和些许底气不足,“末,末将认为,那两个万户尚在千里之外两河之地作战,来不及北返……”
朱云晃了晃脑袋,这个从中下级军官中提拔起来的参谋,虽然脑子灵活,很会审时度势,初步具备战略眼光,能综合参考多方面因素。
但比起那些经验老道的参军画赞,还稍欠些火候。
“坐下吧”朱云也不想让他继续出丑了,本着料敌从宽的原则,提议道,“不如这样,若是鞑子来了一个万户,我军就出城野战,争取一口吃掉若是来了两个万户,就固守盖州,待到鞑子围城久攻不克,粮草短缺,师老兵疲,就择机而动。”
在场的诸将低头小声交谈,基本上不反对朱云的提议。…
山海军的最大劣势就是底蕴不足,短时间内经不起太大的兵力耗损,即便野战有很大的胜算,也不能白白浪费兵力。
还是求稳吧。
古霄身后一个年轻的参谋,嘴唇紧紧地抿着,眉目间是隐藏不住的担忧,朝着朱云叉手作揖,询问道,“大帅,若鞑子绕过盖州南下,直扑苏复二州,我军又当如何应对?”
“盖州距离复州两百里,沿途的百姓皆已被迁徙至苏复二州,无粮可寻,如何南下?”
一直默不作声的朱霖突然发话,依然半阖着眼,闭目养神。
那年轻的参谋依然不不服,坚持自己的观点,“可遣轻骑南下,携数日口粮。”
“轻骑又如何?复州的防卫是本将一手操办,”朱霖睁开双眸,双手抱胸,目光落在沙盘上的复州以北,不以为然道,“复州驻防一个步兵营和一个骑兵大队,周围又建有屯堡和墩台,纵有千余轻骑,也难以破袭。”
朱霖在复州就曾督建过屯堡和墩台,用以防止金军轻骑的破袭。
墩台的作用不必细说,屯堡的屯田民户不但要从事生产,在农闲时,屯长也会组织堡内的壮丁操练,女子也要学习制作、修补战甲和治疗、处理伤口等。
若是鞑子围城不克,转而选择派遣轻骑南下,在穿过了两百里的“无人区”后,便要面对设置在复州周围的屯堡防御体系。
复州城外的百姓都居住在屯堡内,鞑子想要获取粮秣,就必须选择攻击屯堡,否则就等着饿肚子。
再加上复州一带地形破碎,多山地丘陵,并非一马平川,轻骑又难以施展,一旦在复州进展不顺,面对复州和苏州方向赶来的山海军也讨不了好,最后只能灰溜溜撤退。
那参谋朝沙盘望了一眼,发现复州的地形,配合修筑的屯堡,轻骑破袭的确不容易,随即闭上了嘴巴,不再发言。
“咱们在秋季攻势拿下的土地太多,未来两三年内不可再向北扩张,盖州就是咱们和鞑子搏杀的前沿阵地,所以要尽快加固城池。周围的山丘和沿海一带也要设置墩台,派兵巡逻。”
“本帅预计登州会在后年沦陷,所以未来两年要全力从登州招募流民,送到辽南安置。辽南的潜力还是很大的,光是苏复二州的田地,就能安置不下二十万百姓。若是田地不够用了,咱们还可以把流民送到归胜镇,宁州和熊岳一带安置。”
人在南宋,开局救了柔福帝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