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三,己未
金州湾,苏州城南两里处,一个月前竣工的苏州港,码头上吹来凛冽咸腥的海风,海面起起伏伏,整个世界好像都摇来晃去。
灰蒙蒙的天空下,八艘海船停泊于码头岸边,船尾系着一条条小孩胳膊粗的绳子,桅杆上的各色旌旗在凛冽的寒风中猎猎作响。
越王赵偲在两个山海军水兵的搀扶下,踩着踏板,小心翼翼的往船上走。
踏上福船甲板,凛冽的寒风刮着脸颊,让赵偲打了个冷颤,下意识的裹紧了身上的裘袍,看着码头上排着队,依次踩着踏板登上甲板的女子,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了。
国破家亡,自己被掳至北国,受尽磨难,流落北国大半年后,如今终于踏上返乡的海船,让赵偲心中不由的百感交集。
祖宗保佑,我赵偲好歹能回到大宋的国土,不作那流落异乡的孤魂野鬼。
“爹爹,我们何日可返故国?”赵偲的二女赵添香走过来,福了一礼,满怀希冀的问道。
“二姐勿忧,爹爹已经问过了,有北风相送,只消一日便可抵达登州港。”赵偲捻着胡须,慈爱的笑道。
两个女儿能跟着自己一同返回故国,不用继续在苦寒之地受苦,实乃一桩幸事。
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儿孙和妻妾还陷于虏中,赵偲的眼光又黯淡了下来。
“十一哥,你当年真是昏了头,听信谗言去勾结女真。”
抬眼望向那座耸立在金州地峡的苏州城,赵偲又想起当年出使金国,达成海上之盟的使团就是在苏州一带登陆,内心深处对于赵佶的怨念愈加的深重。
若非这位“青楼天子”为了达成收复燕云的梦想工程,建立不世之功,搞什么联金灭辽,自己和其他皇室宗亲,也不会落得国家破亡,流落异乡。
当年章惇在向太后面前说的那句“端王轻佻,不可以君天下”,赵偲突然觉得真尼玛贴切。
要是当年坐上龙椅的是自己,也不会搞的被抓了一户口。
恍惚间,赵偲的又目光落到码头上的正在互相交谈的两道身影,深邃的眼睛微眯,嘴角绷起一抹不悦的弧度。
上船前,赵偲对来码头的朱霖千恩万谢,许诺日后回京面圣,定要向官家言明救命之恩,封妻荫子云云,但是朱霖依旧反应冷淡,板着一张冰山脸,只是点头示意,就没有鸟他了。
自己堂堂大宋的亲王,当今官家的叔父,你个海外归人仗着有几分武力,杀了些番狗,就敢拿捏起架子来了,如此怠慢本王。
当真是粗鄙军汉人,跋扈武人,跟他那个善解人意,通情达理的哥哥真是差远了!
若非碍于自己身处山海军的地盘,这两个姓朱的又对他有救命之恩,赵偲定要大声呵斥一番。
与此同时,另一艘福船上,披着一身雪白貂裘的赵圆珠,正倚着船舷,痴痴朝码头上看去,目光迷离,眸色渐深。…
“十八姐,又在瞧你的如意郎君吧。“赵瑚儿迈着莲步,笑嘻嘻的来到她身边,指着码头捂嘴一笑,“此去经年,不知何日再见,怎的不敢上前拜谢一番。”
“十三姐,你,你……”赵圆珠见赵瑚儿又在打趣自己,没好气的瞪了她一眼,一跺脚,一甩袖,气鼓鼓的朝船舱走去,周围的姐妹纷纷露出了然的坏笑。
码头上,朱霖头戴乌纱幞头,身披白裘大氅,冷峻的面容配上挺拔的身形,如同一棵屹立在寒风中的松树。
“孙平,在登州办完事,就尽早回来吧。”
冷冽的声音在寒风中,让山海军水军指挥使孙平只觉得寒意彻骨,又叉手作揖,保证道,“副帅放心,末将定早日完成大帅吩咐的军务。”
这次孙平带队前往登州,除了护送皇室宗亲的任务外,还有取走朱云当日索要的钱粮,采买物资,以及向刁知州送去朱云的亲笔信。
若是登州有因战乱而流离至此的流民,也可以视情况招募些流民去辽南屯田开荒。
“天已入冬,副帅还是好生歇息几日。”
人在南宋,开局救了柔福帝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