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朱云的身影消失在店门外,杨旭眉头紧皱,原本靠近嘴边的茶杯被他放下,心中思绪万千。
山海军新成立的商务司,一直在准备筹办“供销社”的事宜,也在对外招募人手。
杨旭跟周边商户闲聊的时候,就已经知晓山海军要搞什么“供销社”,好奇之下又去节度使司衙门打听一番,在一个本地司吏的讲解下,杨旭对于供销社有了个清楚的认知。
这就是一个官营的店铺!
而且经营的商品也是种类繁多,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从缝衣用的针线再到粮食,豆料,铜铁等大宗商品。
按照那个给山海军办事的司吏的话说,朱大帅搞的这个“供销社”,可不是为了垄断市场,与民争利,反而是调控物价,促进市场流通,防止“谷贱伤农、米贵伤民”云云。
作为一个坐拥父辈店铺的商贾,杨旭对于这种官方插手市场的行为,并没有多少好感。
不过眼下自己的铺子一直进不到货,无法开门营业,每天没有一文钱的销售额。
虽然铺子是自家的,无需缴纳租金,但是就这样一天天的耗下去,也不是个法子。
自己虽然跟着山海军发了一笔财,但是要养活家中的老娘和老婆,肩上的担子可不轻,总不能整日坐吃空山吧。
现在摆在自己面前的就有这么一条路,去给山海军当差,在供销社里谋个差事,打理店铺,不但每个月都能领到一笔月俸,如果业绩好,年底还能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奖金。
可待遇再好,自己左右不过是一个高级打工仔,让他一个个体户改行去给别人打工,还真有些不适应。
况且山海军最近的供销社,是设在南边的复州城,自己要是想去供销社当差,就得带上一家子迁居到两百里外的复州。
虽然山海军许诺提供路费和车马,到了复州还给他提供住房,但杨旭依然舍不得丢下阿爹的产业。
可是一想到盖州处于未来的前线,杨旭又犹豫了起来,毕竟他也不希望家人受到战火的波及。
当年高永昌割据辽阳府后,辽南一带陷入了混乱,溃兵和盗匪横行,到处烧杀掳掠的场面,他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南边的复州和苏州是山海军的大后方,即便金国大军压境,也会被朱大帅挡在盖州一线,不会影响到大后方,自己和家人也能有一个和平的环境。
就在杨旭犹豫不决、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家娘子走到他身边,一边收拾桌案上的茶具,一边笑吟吟的说道,“官人愁眉苦脸的,究竟在想甚事?”
“无甚”杨旭晃了晃脑袋,没有告诉自己娘子他的苦闷之处,又道,“娘子,今天是阿娘的生辰,你待会去城东的张家糕点铺子,买些阿娘爱吃的酥ru饼……”
杨旭张了张嘴,觉得这种事情还是自己来办最合适,便起身唤道,“还是俺去买吧,你就留在家里好好伺候阿娘。”…
“我这就去。”妇人端着案板,含笑点头,自从她认命,跟着杨旭到了盖州后,小日子过的也不错。
她虽然名为妾室,但在张家的地位低下,只是侥幸给一位张家三老爷侍寝后,就从一介婢女升为侍妾,比起普通婢女也高不到哪里去。
到了盖州安家落户后,夫君和婆婆也待她还不错,起码把她当成这个家的媳妇看。
家中小有资产,又识文断字,年轻力壮的杨旭,比起张家的那个垂垂老矣的老头子,在某些方面更是强了不知多少倍,让多年独守空房,寂寞难耐的她被好生滋润了一番,享受到了男欢女爱的滋味。
除了没人伺候外,住的屋子有些狭小陈旧外,她在盖州的日子比起在张家也不算差。
“那好,我这就去给阿娘买点心。”杨旭点了点头,又嘿嘿一笑,手掌突然摸到娘子的翘臀上揩了把油,就大摇大摆的出门了,只留下满面红霞的娘子……
回到节度使司府衙,朱云取下身上的裘皮大氅,径直走到签押房处理公务。
“办的不错,王孔目。”
人在南宋,开局救了柔福帝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