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正是三秋恰半,谓之“中秋”。
“中秋”早见记于周礼,是拜祭月神之节,唐初成为固定节日,并盛行于大宋,成为法定节假日,至夜金吾不禁,百姓畅欢五鼓方歇。
幽静的庭院中,月光皎洁明亮,空气中透着阵阵桂花香味,流寓登州的四位皇室宗亲,今夜相聚于荷池凉亭赏月。
皎洁的圆月高悬于空中,洒下美丽的银辉,月光如水般倾泄,满池荷花附上月亮的光辉,竟然生出了别样的风采。
“秋长秋始半,丽景丽银河。
北渚清光溢,西山爽气多。
鹤飞闻坠露,鱼戏见层波。
千里家林望,凉飚换绿萝。”
清亮悦耳的女声吟唱,从凉亭中传出,清新自然。
“阿嫂选唐朝羊士谔褒城驿池塘玩月,意境深远,别致异常,整首诗不见一月字,却想到北渚、西山鹤飞闻坠露,鱼戏见层波。好静,好细腻千里家林望,心情不同,自然感觉凉再者,这闰八月十五,是必然的寒露节气,凉字于此,恁的贴切,想必阿嫂也从三哥那里学了不少诗词。”
坐于桌案前的赵多福则面含浅笑,只见她身着一袭月色暗花缎褙子,一头青丝挽作云鬟,手中持着一柄湘竹纨扇。
“二十姐过奖了,阿嫂才学浅薄,只堪堪咏前人咏月诗,”发挽高髻,一袭莲青色的素褙子的朱凤英亦是弯了唇角浅浅而笑,“今夜月色甚好,二十姐莫要忘了吟诗咏月。”
赵多福沉吟一瞬,乌溜溜的眼珠灵动地转了转,檀口微张,遂正色吟道。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
臼兔捣药秋复著,嫦娥孤栖与谁邻。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如流水,共看明月 皆如此。”
一旁的赵富金深深看了赵多福一眼,唇边挂着一抹笑意,“二十姐所吟李白把酒问月,正是宣和四年,十二哥在中秋家宴上所吟之诗。”
“妹妹才疏学浅,也只堪堪拾人牙慧。”赵多福面含浅笑,轻摇着手中的湘竹纨扇,又看向一旁正要举杯饮酒的赵梃,“二十三哥,轮到你了。”
“阿嫂,十四姐,二十姐,小弟不才,献丑了。”
赵梃放下酒杯,清了清嗓子,吟道,
“追随落日尽还生,点缀浮云暗又明,
江有蛟龙山虎豹,清光虽在不堪行。”
“是本朝王荆公的咏月。”朱凤英眼前一亮,笑靥如花。
“诗词本就唐朝、本朝兴盛,其它朝代咏月不言月的,便廖廖可数了。”赵梃沉吟片刻,又继续吟道,“晋付玄杂诗:团团三五日,皎皎曜清辉。南朝梁刘缓新月:清光无所赠,相忆凤凰楼。北周王褒……”…
“好了,吟一首即可,”赵富金看着他,打趣似的道,“二十三哥莫非忘了爹爹曾言强记只是天赋,能博闻,方属勤奋。”
“十四姐所言甚是,是我愚钝,竟忘了爹爹的教诲。”赵梃不好意思的挠着头,尴尬的笑了一下。
赵多福摇着湘竹纨扇,掩着娇俏的唇角偷笑,美眸看着夜空中高悬着一轮皎洁的圆月,思绪却回到过去的岁月。
往年,每至中秋,东京城里上至豪门巨户下至平头小民,无不阖家团欢赏月。富户人家或登高楼、或开广榭,盛筵罗列,琴瑟铿锵小门小户之家,也是欢喜安排酒席,与子女共酬佳节甚至连陋巷里贫困人户,也会咬牙清出一两件衣物,拿去典当换得些许酒食回来,勉强迎欢,不肯虚度……
月圆之夜,东京城内灯光辉煌,人声鼎沸,天街买卖胜常时,赏月游玩百姓相携而出,人流络绎不绝,喧声 热闹直震耳鼓。街市里各酒楼茶坊是灯火通明、客人满座,凡是能响乐器绝不让它空着,丝竹箫管齐鸣,乐声飘扬不歇,无数咏月佳作成于今夜。
爹爹也会在这一夜,宴请朝廷皇臣,王公贵戚,于金明池畔一同赏月吟诗,举杯相庆。
人在南宋,开局救了柔福帝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