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燕京,没有腊月的朔风呼啸和暴雪肆虐,没有柳絮雾霾沙尘暴,若是没有那让女真人和契丹人,奚人难以忍受的酷暑,定然是个极好的季节。
燕京城东南,铜马坊的延寿寺,座这座位始建于东魏,改扩于隋唐,重建于辽代的大寺,如今却引来一群从来自南方的“贵客”。
月上中天,夜凉如水,延寿寺深处的一处院落中,有一颗百年银杏树,一道清癯的身影此刻正负手立于树下,在他的面前立着一方五、六米高的石碑,石碑通体黑色。
披着一身单薄中衣的男子,虽已人过中年,鬓角也有些微微发白,清癯儒雅的面容看上去却依然温润如玉,料想年轻的时候也是不可多得的风流倜傥,温文儒雅的俊美男子一个。
月光透过树枝之间的的空隙,稀稀落落的洒在石碑上,愁容满面的中年人借着斑驳的月光看着石碑上刻着的文字,眉头紧锁不发一言,眉宇间透着一抹悔恨。
良久后,一声长叹幽幽响起,回荡在安静的院落中,哀怨、无奈而委屈。
回忆着自己眼下的处境和亡国以来的各种际遇,中年人恍惚间触景生情,薄唇轻启,悠悠吟诗。
“九叶鸿基一旦休,猖狂不听直臣谋。甘心万里为降虏,故国悲凉玉殿秋。”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南朝的道君皇帝,太上皇,青楼天子,瘦金体的开创者,北宋的亡国之君,“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的赵佶!
那个腊月的寒冬,在大宋的官家正式向金人投降后,这位太上皇也和大儿子一同沦为亡国之君,随同众多亲王、太子、公主、王妃、贡女和工匠等,被押往陌生的北国。
不提一路上艰辛,磨难和屈辱,在金军北上经过中山府的时候,当时中山府还有宋军将士坚守不下,金军先派万余兵马前去进攻中山府,久攻不下,于是那位“菩萨太子”完颜宗望要求赵佶出去劝降,赵佶不敢违抗,在城下用优雅而细腻的汴梁口音对着城头喊话,凄凉而不失高雅:“我道君皇帝,今往朝金帝,汝可出降。”
守将在城上痛哭道:“臣知圣上今日为金人所逼出诏,并非情愿,臣誓死为大宋守城,请恕臣不敢奉诏。”这个场面,有壮烈,有尴尬,实在不可名状。有这样精忠的臣子,赵佶不敢出声赞扬,连竖竖大拇指也不敢吗!
前日里,赵佶一行到了燕京外郊的平顺州停下,进了驿站,张眼便见金军纵酒行乐。赵佶在一间酒肆里,见一胡妇领女子数人,个个秀丽俊美,正在持酒劝客,歌舞奏乐随人指使,得到赏钱尽送胡妇。稍微迟延无客,则以杖击打。待金人给赵佶上酒,胡妇不知是大宋皇帝,也派一吹横笛女子过室来侑酒。那女子见赵佶泣不成声,吹不成曲。赵佶也看出她是中原人,便问道:“我与你是同乡,你是东京谁家之女?”
女子见胡妇去远,才敢回道:“我百王宫魏王秦王赵廷美,赵佶改封魏王女孙也,先嫁钦慈太后赵佶母侄孙。京城陷,被掳到这个地方,卖与豪门作婢,遭主母诟骂鞭挞,又转卖到这里。每天不分昼夜求酒食钱物,不及则垂楚随之。”又问赵佶道:“官人也是东京人,想来也是被掳至此。”
赵佶泣下无言以对,皇室宗女,又嫁给他姥姥家,因为自己落到这个境地,能说什么呢!只好掏钱遣之使去。
赵佶眼前的这块石碑,乃是宣和五年,“收复”燕云后,他分外得意之下,自以为建立了不世之功,便宣布大赦天下,又命王安中作“复燕云碑”,树立在燕京的延寿寺中,以纪念这一丰功伟绩。
好吧,说是收复,其实是宋国两次攻辽惨败告终后,与金国几经交涉,攻占了燕云地区的金国最终才答应将后晋割给辽朝的燕京及其附近山后六州之地归还宋国。
不过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金国也不是国际主义者,不会无偿的帮他人收复失地。
作为补偿,宋国除每年把给辽的岁币如数转给金外,另添每年一百万贯的“代税钱”,即金人规定的由宋朝缴纳燕京地区的租税,实际上是一种赔款。并在撤退前,将燕京一带的人口、金帛一并掠走,只留下几座空城还给了宋朝。
人在南宋,开局救了柔福帝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