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翚又仔仔细细的打量了朱云一遍,这人虽然身材高大,但是仪表堂堂,文质彬彬,有书生气,同他平日里见过粗鄙军汉相去甚远。
“此子不类行伍之人。”刁翚在心中暗道。
“咳咳,”朱云也懒得在这个无关紧要的话题上浪费时间了,便转移话题道,“刁通判,我有些事情,要劳烦你了。”
“什么事?说来听听。”刁翚一脸和气的开口道,“若是本官力所能及,也会多帮帮你。”
“多谢通判,”朱云微微一笑,又道,“不知通判可否帮忙引荐些本地大户和粮商,我想替我的部下买些米粟。”
“你要买粮?”
“正是,不知通判能否……”
“此事易,”刁翚满口答应道,“本官明日就可唤来登州城内的粮商,牙人同将军洽谈购粮之事,不过……”
刁翚又面露难色,“将军有所不知,登州土地贫瘠,这两年收成不太好,将军想为麾下士卒购粮,怕是……。”
说到这里,刁翚又哀叹道,“熙宁七年,朝廷下令登州封港,严禁客旅商贩前往登莱州界,登州港已经多年未曾见过从海路而来的商贩,连来往朝觐的高丽、倭国使节都不再走这登州港了。如今的京东东路,只有密州板桥镇设有板桥镇,将军若是在那里,兴许能买到不少粮。”
刁翚口中的密州板桥镇,位于山东半岛南部胶州湾后世的青岛附近。北宋时期,密州板桥镇市舶司是北宋在沿海口岸设立的五个市舶司之一,也是当时中国北方唯一设立市舶司的大口岸。它主要负责山东半岛和苏北诸口岸与高丽、日本等国的海上贸易事宜。
如今的板桥镇口岸,已是山东半岛通高丽、日本的唯一大港,板桥镇及其胶州湾也空前繁忙起来。
朱云在登州港的时候,就无意间听一个登州水军的都头提起过,据那都头所说的,在板桥镇口岸,高丽船、日本船、蕃舶以及中国南北方的商船云集,千帆竞发;板桥镇里红男绿女摩肩擦身,操着北方官话、吴侬软语和高丽话、日本话以及南洋诸香国语言的人们频繁进出酒肆、勾栏、店铺、街巷。
“板桥镇虽然繁华,可是人多嘴杂,未必是个好去处。”
人在南宋,开局救了柔福帝姬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