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农场主
超小超大

第三十六章 朝会 (2-2)

房玄龄道:“陛下,何为水泥?何为土豆,望陛下替众臣解惑!”

“哈哈,这还得多亏了叔宝的儿子呀。”

昨日李二再与秦琼交谈中才知道秦怀玉与轻衣坊那档子事。

杜如晦道:“此事与冀国公之子有关?”

秦琼道:“犬子无意之为,还请陛下为众臣解惑吧。”

李二道:“好,诸位都听好了,水泥,此物类似于夯土,有加固城池之作用,还能用作修建道路,房屋。”

“昨日朕看了水泥房,能躲风避雨,免受冰雪之灾!”

房玄龄道:“陛下,此物有大用啊,冬日风雪交加,百姓流离失所,有此物,百姓无需忍受风雪,还望陛下告知臣是何人所献?臣下朝亲自前去感谢。”

李二道:“玄龄无需激动,此人你也知道,而且这土豆可比水泥重要多了!你听完之后,会更加高兴。”

房玄龄激动也很正常,古代多发雪灾,木屋根本抵挡不了风雪,冻死的动物,百姓多不胜数。

现在有了水泥,可以减少百姓伤亡,财产损失。

李二道:“诸位爱卿,这土豆,是一种粮食,诸位爱卿可以猜猜亩产多少。”

在听李二说了土豆是粮食之后,众位大臣们纷纷冥思苦想,说多了怕被众人取笑,说少了,岂不是打李二的脸?

不过看陛下的脸色,这土豆产量,明显是要高于粟米或者水稻的,但众臣还是不敢轻易猜疑。

房玄龄道:“陛下,臣以为这土豆亩产五百斤!”

他认为,既然水泥都比不上这土豆,土豆产量应该多于粟米产量许多。

李二摇了摇头。

“众位爱卿不敢轻言,也可写在纸上,朕一一看来。”

“多谢陛下!”

宦官把纸张分发下去,众位大臣纷纷下笔写下自己心中土豆的亩产量。

一刻钟之后,宦官回收纸张。

李二一一观看,大臣们大都写的七八百斤,不敢写多,不然传出去可就贻笑大方了。

李二道:“众位爱卿,你们太过谨慎了,朕就告诉你们吧,土豆亩产千斤!”

“陛下,这可是真的?土豆亩产千斤?”

农部尚书段纶道。

“陛下,若是土豆能亩产千斤,真是天兴大唐啊!”

长孙无忌道。

李二一脸严肃:

“真的,朕亲眼所见,一个小小的村子,一年就能种上两万多将士一个月的食物。”

众位大臣纷纷庆贺。

“恭喜陛下,获得水泥与土豆两宝物!”

“陛下洪福齐天,大唐会在陛下的带领之下走向盛世!”

“陛下励精图治,为天所见,赠予陛下这两件宝物啊!”

一群人乐呵呵的拍着李二的马屁。

大唐第一农场主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相关小说

带着系统回大唐,李二乐麻了 连载中
带着系统回大唐,李二乐麻了
邩鸟牛哥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一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人的降临,见证了大唐帝国是如何被推至历史的巅峰。太子党和秦王党的矛盾已然无法调和,双方角逐的结果,决定了大唐历史的走向,可纵然是得知结果的林恒,在深入感受这段历史之后,仍然觉得心神震颤。有些人,生在了这个时代,就注定了他们的落幕。太子党的告破,也让李世民站在了大唐权力的顶峰,成为了盛世大唐的缔造者!房玄龄、长孙无忌、秦王府十八学士、五姓七望,一个又一个
6.5万字4个月前
大明正统1442 连载中
大明正统1442
回首风流
汉江滔滔出嶓冢兮,伟兹巨浸壮南邦兮。 万有千里流无穷兮,逶逶迤迤志必东兮。 于戏汉水殆与天地同始终兮。 ——明英宗(朱祁镇)
37.7万字4个月前
我本来只是个掌柜的 连载中
我本来只是个掌柜的
九七更
江白安本欲做个小商人老老实实在小县城里享清福,但是那个雨夜,当他碰到那位地府来人后,命运的轨迹,已然变动。 暗杀,内探,战争,教派,权利,财富,力量,长生 有欲望,就有斗争 然我江白安一路走来,只求问心无愧,求得洒脱
14.4万字4个月前
锦衣血途 连载中
锦衣血途
飞花逐叶
【本书架空,考据慎入】 一朝醒来,陈啸庭紧握手里的绣春刀,接受了这陌生时代! 由此而始,庙堂江湖,一路血途!
210.4万字4个月前
大明好伴读 连载中
大明好伴读
张六阳
谢至穿越了,成了内阁大学士谢迁之子。 什么?要让我进宫做朱厚照那厮的伴读? 没问题,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快乐! 什么,还是太子主动提出的,目的是为了让我背锅? 对不起,我可不是背锅侠,我真是来学习的。 这是一个不学无术的纨绔从太子伴读成长为大明优秀青年的故事。
97.4万字4个月前
侠唐 连载中
侠唐
我是武林中人
朝堂有刀,江湖有梦。 顷刻兴亡过手,说甚龙争虎斗。 阴差阳错穿越到了大唐 看着乞丐们在为了生活发愁 苏画不禁为他们感到惋惜,一群咸鱼。 望着书院里奋笔疾书的书生 他又不禁叹气,一群呆子。 功名利禄?封侯拜相? 又怎比万顷良田,采菊东篱的逍遥 闻着自家娘子的幽香 苏画只感觉一切都变得美好起来....
48.6万字4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