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夫何故发笑?”
要是别人当着自己的面发出这么滑稽的笑声,周瑜就是再大度,怕是也要生气了。
“不好意思姐夫,我并非有意嘲笑,只是觉得你还不够了解孙权。”
楚云尽量控制着自己的笑容,逼着自己尽量摆出正经的面孔。
只不过他越是这样,那副哭笑不得的样子就越是显得不自然。
“妹夫你这次还真就说错了,仲谋这小子,也算是我看着他长大的。
他确实不懂兵法,但他向来知人善用,对于发掘他人优点长处一事相当在行,任谁为将这种事,他是不可能犯糊涂的。”
周瑜对孙权的评价还是非常保守且客观的。
然而身为穿越者的楚云,理所当然持有不同的意见。
“姐夫啊姐夫,我还是觉得孙权不足为惧,不过嘛,眼下我们还无需为此继续争辩,不妨先说说具体的情况吧。”
楚云初来乍到,对于庐江、江东两方的兵力细节,尤其是江东一方孙策究竟准备作何打算一无所知,决定还是先从周瑜口中了解情况,再做定夺。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
“好吧,据我所知,仲谋的十万大军多为水军,但陆战上也有过中分的操练和准备,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进攻庐江。
据我手下所刺探到的情报称,仲谋打算兵分两路,一路从庐江南面的皖口港登岸,另一路从庐江北面的濡须港登岸,两军先攻居巢,再兵合一处,大举进攻舒县!”
在说这番话的过程之中,周瑜的语气里透露着出明显的骄傲。
对此楚云表示理解,毕竟在两军即将正式开战的时候,还能打探到如此详尽的敌军情报,连对方的战略意图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可见周瑜手下有一批精锐谍报人员,已经潜入江东军中内部,稳定为周瑜提供可靠的机密军情。
楚云却知道,这对于周瑜来说本就算不得什么难事,他在江东辅佐孙策多年,累积下来的名望始终如影随形,在江东不想效命于孙权而愿意追随他周瑜的人,应该也不在少数才是。
即便明白这个道理,楚云还是夸赞道:“姐夫在江东果然还是威信长存,连这等军机要事,都能被你了解得一清二楚。”
“哈哈,这算不得什么,说起来,近日来江东的动向,很是奇怪。”
被楚云这般夸赞,周瑜再沉得住气,也难免有几分得意。
“奇怪?”
“没错,根据情报中提到,孙权本打算昨日就展开进攻,可我加派人手打探江东的情况,至今仍没听到任何江东兵马的动向,看来仲谋手上的十万大军,仍处于按兵不动的状态。”
周瑜百思不得其解,一手托腮,看向楚云,似乎指望对方能揣测出其中原因。
这比猜谜要难上太多,楚云对江东的具体情况远不如周瑜了解,当然就更加不可能猜得出来了。
“我才疏学浅,对江东也不够了解,想来也不明其中原因,不过这对我们而言是好事,不妨趁此机会,加紧对两处港口加重布防,确保江东水师难以顺利登岸。”
“嗯说得也是,与其去猜度其中缘由,不如先做好我们必须做的工作”
“话说回来,姐夫,孙权就算是分兵登岸,也势必会亲自率其中一支主力登岸,不知他会主攻哪个港口?是皖口港?还是濡须港?”
“是濡须港,因为距离建业更近,方便江东水军的主力能第一时间抵近江岸。”
周瑜确信地回答道。
“那就好办了,除了留守舒县的守军玩,姐夫你率全部兵马驻扎皖口港,我率领麾下所有将士在濡须港附近,就近扎营,只要咱们坚决防范敌军登岸,要阻拦江东水师的进攻就不成问题。”
楚云这话还真不是瞧不起孙权,单单是他手上的兵马就有五万之多,要在江岸驻守,以逸待劳等待同等数量的江东水师乘船靠近,双方一方在船上,一方在江岸上,无论怎么打,楚云都是占尽天时地利,利于不败之境。
我在曹营当仓官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百发小说网http://www.baifabohui.com),接着再看更方便。